事件营销求职招聘QQ群 http://www.guanxxg.com/news/roll/1561241.html
文
缘来酱子
刚入社会的第一份工作在上海一家颇具规模的企业,新人要面对的公司章程及规定很多,难免乱中有错,那时听得最多的一句上海话就是:侬脑子清爽吗?
是的,如果你同时要接收许多的事物及有很多的思考,脑海里在瞬间就会变得乱七八糟。该怎么整理这些东西呢?
那时学长让我读外山滋比古的《思考的整理学》,非常受益,最近我的朋友也对我抱怨也有这样的困扰,我再把这本书推荐给他,因为这本书内容条理清晰,笔触生动有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是从外界拿东西填充自己,让自己知道更多、获得更多;思,是整理自己的东西,对自己已经有的东西进行梳理。
思,是面对自己;学,是面对外界。
不论是学习或做事,清晰有条理的思考,有助于做事的效率。
《思考的整理学》出版于年,是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学教授外山滋比谷所撰写。
他年出生,文学博士,评论家,随笔作家。毕业于东京文理科大学英文系。曾任“英语青年”主编,在东京教育大学、御茶水女子大学等任教。
从专业的英国文学开始,在教材、修辞、编辑能力、思考、日语理论领域,继续着独创性的工作。著作有“思考的整理学”、“谚语的逻辑”、“阅读”的整理学“智慧生活习惯”等。研究的“知识巨人”。学生说他每天都用鹈鹕的钢笔执笔。
全书原来是指导学生如何锻炼思考,让自己的脑子不只是杂乱无章的资讯仓库,而能理解与活用,让脑子成为生产力丰沛的创作发电厂。
当时这本书针对的对象是年轻学子,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向年轻学子传授一些启发及整理思考的方法。
所以全书指导的方法不但简单有步骤,甚至还引用了各国历史名人思考的方法,让这本书出版后至今畅销不辍,销量突破百万册。
原来这本书里头,隐藏了许多教你怎么“思考”的点子,在知识爆炸的时代里,反倒成为读者想突破僵局的重要参考书。
01首先忘记该思考的事情
从小就被灌输“忘记”是不好的观念,记忆力好的人才能获得赞美,其实大错特错。
忘却和记忆一样重要,两者的关系就像呼吸,要先呼再吸,也就是先排除、再吸收,同样地,人也应该先透过忘却去整理大脑,再去记忆,才能有效深化、活化所获得的知识。
想要记得更牢、思路更清楚,就要先学习“忘记”、重视“忘记”!
“思考的整理学”的要点回顾,是为了总结想法,暂时忘掉吧。
大脑的内存是有限的。为了让你好好动脑筋,你最好把没有价值的事情不断地忘掉。
19世纪英国小说家沃尔特·斯科特说,当麻烦的问题发生时,他总是睡着:“明天早上7点我就解决了。”
奇怪的是,睡了一夜,大问题就平静下来了,睡了一夜就忘记了,多余的信息就会丢失,相互交织的思考就会自然而然地被整理出来。
积极推荐“忘记”这个词,这是令人震惊的。
不过呢,这是通过积极忘却(抛弃),冷静头脑,发酵,更好的东西留在脑海里,甚至新的想法也沸腾起来了。
建议有时候可以把事情几天后再重新审视,由于头脑被遗忘而除去、整理了不需要的东西,接着你会有意外的收获。
很明显,通过积极的忘却,工作的质量也会提高。
不要勉强总结自己的想法,先赶紧睡吧。
现在开始,再也不要认为“忘记”是一件坏事了!
02用前人的智慧教你“三上、三多及三中”
1、三上
很有意思的是这个主意是来自欧阳修。
欧阳修自述其作文最适合构思的三个场所:马上、枕上、厕上。(语本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
从此,“三上”成了读书人津津乐道之说。这三个地方、三种时间,比较清静,没人打扰,可以自在地读书、自我地思考。
这个“马”按现代来说指的是交通工具,时间看似零碎,但只要能在这些地方,抓紧那点时间充分利用,总会有所收获。
2、三多
欧阳修“一生勤苦书千卷”,留下了“三多”的名言:多看(多读书)、多做(多写)、多思量(多推敲,多思考)。
作者把这三多有趣地用在整理思考上,首先要读书、收集信息,接着把这些记下来,在对自己所写的东西进行反思和批判。
这样一来,知识和思考在整理之后不但得到提炼和升华,还可以用于总结思考。
3、三中
人的思想转时时都在日常生活的行走坐卧中,村上春树在《关于跑步,我说的其实是……》这本书中分享他在跑步中所理解的人生以及写作观,藉着记录整理自己的经验与思绪。
阿基米德才会在洗澡时想出了阿基米德原理;而像海明威习惯把写好的稿子先锁进保险箱里“晾”一阵子再回头去看,结果让他发现了更多值得修改的地方,使得他的作品更加精练,
所以说在“忘我之中、散步中、洗浴中”都有助于产生出好的想法,促进思考。
03改变行为也是整理思考的好方法
我知道睡眠对忘记是有效的。除此之外,还有“转移到另一种行动”的方法。
知识过剩时代,请先把大脑的东西进行分类整理,以免造成“知识性便秘”。
为了怕脑海中浮现的灵感在沉睡或暂时搁置时不见了,这时不是通过睡觉去遗忘,而是花心思去把握它。
这个时候的最合适的方法,就是“写”。
“不马上写下来,只要放着就会忘记啊,在散步的时候,几个月前或是几年前,想过的东西,偶尔会浮现出来,这真的太有趣了。”
这些杂乱无章的备忘,只是记下当时的想法,更有逻辑的部分,写下来的话头脑会变得清爽,也能看到前方,也会产生新的构思。
比起永远忘记一件事,把脑子里浮现的想法记录下来,是万无一失的解决方法。
这个部分我有3个心得:
1:抓准重点,完整内化
抓住重要信息,并透过简单抄写,加以特殊符号加快速写,字迹凌乱也没关系,重点是先掌握重点,回家再详细整理笔记。
2:善用图像深化经验
抓出重点、关键字,之后将它进行重点分类。
3:为自己而写
写笔记并非写给别人看,而是为了让自己容易掌握、记忆,因此要找到自己最适合的整理方式记笔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论是手帐或笔记本,除了有记录的功能之外,还可以成为你外挂的第二大脑,透过书写、整理,适时地吐出多余的知识,就可以让大脑空出更多的空间,帮助思路和逻辑思维变得更清晰。
想要书读得更好、工作更有效率,拼命去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先忘后记”的思考整理术将帮助你发挥创意、创造个性、储存快乐、撷取成功经验、减轻身心负担。
现在这个时代需要的是“扔掉”,而不是得到信息。
作者外山滋比古提到:“昨天想到,今天就要让想法发酵,这是不可能的,只要拥有一定的志向,就算想法多么无聊,不断反复思量后,还是可能孕育出新的东西来。”
所以思考就像红酒一样,是需要时间去酝酿的,如何整理自己的思考?或许就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思考的整理学》是一篇学术随笔,是一篇“按照自己的体验,明快地揭开自己思考的精髓,的装扮入门书”。
喜欢看书的人是有福气的。打开这本书之前,你都不会知道它将会带给你什么,或是你会因它而改变什么。
但是我知道没有读过这本书,将是人生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