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画家陈抱一,1914年创作6幅钢笔素

陈抱一先生是民国时期的西式画家,以油画成名,代表作有《弘一法师像》。他在西式画技,艺术教育领域成就不小。陈抱一于年远赴日本学习西式画技,年学成归来,在上海艺校任教。年他因病回国疗养,在此期间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创作了多幅钢笔素描刊登在画报上。内容大多是描绘江南水乡的人文古迹和自然风光。本文就带大家欣赏6幅原稿,带大家领略民国时期江南水乡的人文风光。

老谈题诗:一塔高撑远树丛,乱鸦如墨点长空。重重写影澄潭里,照眼苍茫荡客胸。

本作描绘苏州震泽古镇的秋景。近景是南北朝时期开凿的人工湖塘,也是太湖流域最早的运河分支,此塘与长江相连,也可通京杭大运河,是震泽古镇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远景中的名胜是南宋时期建造的慈云禅寺,寺中高耸的五层慈云塔是古镇的标志性建筑。

画作中老树枯草,黑鸦当空,水面的倒影,孤悬的浮屠,尽显深秋的萧索。

苏州湖木渎古镇外景。木渎古镇是江苏省的人文景点,是有着“秀绝冠江南”美誉的江南水乡。

三五乌篷船停靠在镇口,两三归人望着家的方向卖力地摇动船桨,再辛苦的劳作也抵不住回家的喜悦。湖边的瓦房,悠闲的镇民都显示着水乡古镇的宁静祥和。

老谈题句:几家隔岸自成村,杂树成蹊水绕门。为问轻舟舟上客,此中可有古桃源?

本作衔接上一幅,是木渎古镇内部景象。民国时期,江南水乡的生活就是弯曲的湖道,岸上的人家,日出日落,年复一年。不管外面的世界怎么变,有着年历史的木渎古镇依旧是原来的模样。乌篷船进小镇的那一刹那,是否有种进到桃花源的感觉?难怪带病的抱一先生会作画留恋,此处的确很治愈。

老谈题词:艳骨成尘恨久埋,千秋犹见此蒿菜。一从坯土留苏小,湖上游人日去来。

西湖畔西泠苏小小墓。南齐才女苏小小,短暂的一生遇到了两个重要男人。一个是两心相悦,却因为世俗眼光不能在一起的爱人。一个是她资助过的友人,帮她完成了“生在西泠,死在西泠,葬在西泠,不负一生爱好山水”的遗愿。

此地不算美景,却是人文名胜,历代都有文人来此凭吊,题词题字,就因为苏小小的传说包含了文人向往的才、情、义三字。这幅作品的线条最为复杂丰满,花草树木密集显生气,或许抱一先生不愿小小太孤独吧。

老谈题句:湖光山色两苍茫,夕照争传胜下方。为向波心孤塔影,巍然阅尽几兴亡。

黄妃塔建于北宋年间,因建在夕照山的雷峰之上,大家都叫它雷峰塔。如今的雷峰夕照是西湖美景,雄伟壮观、庄严肃穆。旅游景点是原地重建的雷峰塔,古塔在年的时候就倒塌了。

钢笔素描是写实派画法,陈抱一的作品将民国时期的雷峰塔形象呈现在我们面前。雷峰塔历史悠久,几经战火,被毁坏了多次,很少有人去修复。画作中的雷峰塔没有流光溢彩的琉璃瓦,没有金光闪闪塔顶尖,只有无尽的苍凉与破败。

老谈题词:夏木阴阴傍石桥,如虹隔断水迢遥。有人独坐扁舟小,静对沙鸥待晚潮。

风景优美的水乡,石板铺就的拱桥,桥外是日新月异的世界,桥内是千年不变的桃源。寥寥数笔勾勒出一幅水乡古镇的宁静。看完有没有一种感觉?愿意化身石桥,融于水乡风光,再享千年宁静。#书画#

本文由品藏赏泉聊文化原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81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