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从师路——辽源师范毕业20年感悟作者:张升有二十年的光阴,我们的容颜变老了,白发增多了,心态成熟了;二十年的光阴,我们放飞了梦想,收获了爱情、婚姻,也收获了成就。而今,回首寒窗苦读的历程,重拾践行梦想的足迹,足以让我们用一生去回忆!人生最美是初见,不论经历多少风雨,不论多少荏苒时光过后,不经意间想起的时候,或许嘴角还是能泛起一丝幸福的微笑。年8月,我们带着梦想,带着期盼,也带着一种莫名的优越感来到了辽源师范。一群无知无畏的智慧少年,在国家政策号召下,在家长,老师的劝说下,放弃了升入高等学府的机会,毅然来到了辽源师范,踏上了这条教育者之路。其实我们也算是那一代人中的佼佼者了,能考上师范也挺不容易的。记得面试时就要过好几关:看身高,看体能,查视力,考音乐,可以说是层层关卡。那时的我们青涩,质朴,从众多的对手中脱颖而出,还记得当时有一些同学因为个子不够或唱歌跑调被取消了资格,哭得那叫一个伤心啊!一路过关斩将步入了辽师的大门,我们依然不堕学业,用四年时间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基本功: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简笔画,普通话,弹琴,唱歌,跳舞……可以说使我们成了全才,为家乡教育事业定项培养的教育人才。每每想起,教室里的勤奋学习、操场上的欢声笑语、宿舍里倾心畅谈、校园后山、辽河岸边道道亮丽身影历历在目,尤若昨天。晚自习一人一块小黑板,练习粉笔字;一张旧报纸,用毛笔工整地涂满了横竖撇捺;计算机房里敲打键盘的咔咔声;琴房里各种小调交杂声;食堂门口不断变换的入场队形,或许会有那一度思量,一阵心痛,但这却使我们的生命蒙上了一道惘然的美丽。去追忆,想回到过去,回到那初见之时,人生如此最美。四年同窗,我们度过了人生那段最纯洁、最浪漫的时光。现在想起来,这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财富。多年后,无论身份如何改变,角色如何改变,当我们在品味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之后,让我们最难以忘怀和割舍不掉的依旧是那段青年时代的同窗友情。年8月,我参加了工作。在我家乡附近的一所农村小学,初出茅庐,我把自己的一腔热情投入到工作岗位中。用自己的真才实学与青春年华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编织着美丽的梦想……“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坚实的理论基础、扎实的基本功底,较高的综合素质、精湛的教学艺术,使我在教育教学战线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自问无愧党国培养。记得前苏联一个名叫保尔·柯察金的人说过这样一段话:“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或许就是我的人生憧憬。转眼间,我们到了四十岁,不惑之年。随着年纪的增长,我对生活、对工作,也可以说对人生的领悟颇有感触。别想太多。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负荷不了那么多,挫折、失败也是财富,就让我们淡然笑过。虽然明天不可预知,但一路欢愉,就会过上幸福的生活。健康很重要。有1在,后面的0才有意义。做最好的自己。花开千万个有独自的美,人有不同各有独自的精彩,然而总有看不惯你的人,说出令你不愉快的话,让你意想不到改变你对他的看法,其实立场不同处境不同结论也不会相同,为何一定要一致呢!心怀一份美好,种下一份心愿,经历风雨种子发芽,迎风拔节,才能成就最美的人生风景。回首20余年的风风雨雨,回望我们曾一起走过的青春岁月,冲淡的是我们所经历的人生坎坷、悲欢离合,浓郁的却是我们从容平淡、不拘于功名利禄的同窗情谊。现和打油诗一首,以表不舍之情。同窗四载共华年,转瞬分别廿岁间。往日青春随梦去,今朝不惑忆前缘。作者学号:辽师九四级二班7号工作单位:吉林省辽源市丰县三合满族朝鲜族乡五道岗小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6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