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腾讯视频平台vip账号 http://m.jpm.cn/article-123588-1.html
书法运笔应该以“运指”为主,还是“运腕”为主,抑或是“运肘”为主?这向来是书史上一大争论:元代郑杓说:“掌指,法之常也;肘腕,法之变也。魏晋间帖,掌指字也”;近人沈尹默认为手指不能动,否则腕力就没有了;祝嘉则运肘而指腕不动,否则全身之力就不能贯注笔端了。
今天的人们从小就写硬笔字,低年级的同学用铅笔,高年级的同学用钢笔、水笔、珠笔等。按说不应该有这么多争论,执笔运笔应该不成问题了。可是,有些人使用硬笔时会手指疼,或者觉得用笔时非常别扭,于是又怀疑自己执笔运笔有问题。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这些问题貌似一个关于运笔执笔的问题,其实是一个发力使力的问题!不会使力的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执笔过紧。
毛笔执笔时,许多人就有执笔过紧的错误。《晋书》中早就存在王羲之赞扬儿子执笔紧(“从后掣其笔不得”)的误导,书法家孙晓云说:“‘从后取其笔而不可’意指转笔必须指实;若指虚转笔,笔易滑落,且无法发力。指实,并非用死力而不动指。”毛笔因为多悬腕而书,用腕力多,执笔紧还不易指疼。硬笔如此,手指既死握笔杆,又要发力运笔,时间一长,那自然就会手指疼了!
学过物理学的人应知道,执笔再用力,产生的力量也只是手指与笔管之间“静摩擦力”,它是会相互抵消的,无法转化为运笔的力量的。因此,所谓的“捏破管”实无必要,它并不能造成“入木三分”及“力透纸背”的艺术效果。这就像骑自行车不能死握车把,打乒乓球不能死握球拍一样。(“打乒乓球时,越是有力量的弧圈球,其实越要放松和借力,否则你越用力越没力,力量都自己相互抵消掉了。”)
第二,不会发力。
执笔不能过于用力,那么写字时应该怎样用力?如果从物理学上分析,写字就是一个用力量驱使笔杆的运动,这可以视为一个杠杆运动:发力点到握笔处为动力臂,握笔处到笔尖为受力臂。
按杠杆原理,动力臂越长,产生的力越大(阻力和阻力臂确定的情况下)。所以,就写字时的轻松度而言,指、腕、肘、肩这四个发力点比较,前者明显不如后者,因为后者更省力。
此外,按杠杆原理,动力臂越短,灵活性越好。所以,为了在省力与灵活之间取得平衡,很多人都以腕为中心来写字,自然灵活地使用手指及手腕的力量。对硬笔书写来说,学会用腕发力,执笔在松紧之间,你的手指就会避免疼痛了。
第三,不会运指。
执笔运笔除了省力、稳定之外,最重要的要求的就是灵活(这也就是苏轼所强调的“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之意)!以拿筷子的姿势做喻,如果你拿着很费力,甚至手指疼那它当然是错误的;如果你夹不稳菜,那它仍然是错误的;如果能夹稳菜,但远处的菜夹不到、近处的菜想夹的时候卡住了,这也是错误的。总而言之,执笔是为运笔服务的,它不能影响运笔。既要能把笔拿稳,又不能太僵!
要想增加用笔的灵活性,显然要学会运指,这是因为手指是人最灵活的部位!对手指来说,指尖是其中力度感受是最细微明确的部位,所以指尖执笔执笔可以增加用笔的灵活性;对手指来说,食指又是最灵活的手指,所以三指执笔,一定要注意食指与拇指的配合活使用。横画行笔时,拇指右推,同时食指微用力左阻,避免画滑飘;写竖画时,食指下拽,同时中指上格,使行笔流畅稳定。多部位协调配合,写字时才灵活而稳定,收“四两拨千斤”之效。
软笔钢笔式毛笔便携小楷自来水软头笔签到抄经书法笔礼盒装送人淘宝月销量旗舰店¥22¥79购买毛笔与硬笔书法之间是相通的。书法家启功在《论书札记》中指出:“古代没有高桌,人都席地而坐,左手执纸卷,右手执笔,这时只能用前三指去执笔,有如今天我们拿钢笔写字的样式。”启功先生还说:“大家怎么样拿筷子夹菜就怎么样执笔写字”。(《启功书法讲座》)
总之,在执笔使力的问题上,关键还是记住三个原则——轻松、稳定、灵活!就像夹筷子一样,能轻松稳定的夹菜就行了。熟能生巧,很多事是可以“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具体到每一个点画上,将其受力逐一分析并无必要。这就像人走路时,不是说先要懂得脚步受力都有哪些,大小方向作用点在哪,才能走好路,不学这些就一辈子瘫倒在那的。书法的提高,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多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