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性科学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

自媒体短视频运营求职招聘QQ群 http://www.jpm.cn/article-124253-1.htmllov

这是《给年轻人的跨学科工具箱》第六篇笔记,如果觉得不错,可以去B站购买所长的课程。

为《脑科学——高效学习的秘密》,主要讲了人类大脑的三层结构,并逐层深入,明白了三大脑区里面,越底层就越不受我们控制,也越容易被商家利用,或者被人性束缚。也理解了新皮质的作用,知道可以通过新皮质的分析和计划能力,去刻意练习,逐步训练边缘系统的原理;以及费曼学习法和富兰克林训练法两个工具。如果有兴趣,可以直接点击文章名查看。

本篇文章主要包含以下4个内容

1、什么是复杂性科学

运用跨学科方法,研究不同复杂系统之中的涌现行为和统一性规律

2、复杂性系统是怎么产生的

多个体聚集之后,通过个体简单运作,产生群体复杂行为,并能通过进化产生适应性的一种系统

3、若干概念:聚集,涌现,迭代,适应性

涌现是无数个体通过链接聚集之后出现的质变

4、对人生的启发

找到自己最小内核,从最小可用产品出发,去寻找市场契合点,然后逐步迭代,给自己一点时间,去成为更好的自己

阅读本篇文章可以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付出都没有收获,是否应该放弃?

类似蚁群算法,怎么寻找人生最优解?

信息碎片化的时代,怎么聚焦?

怎么让自己成为厉害的人?

什么是复杂性科学

之前讲的系统论,是复杂性科学的一个子集。

还原论,把东西不断分解,从分子到原子,从原子到夸克,但是还是有很多问题无法解释。比如为什么会失眠,为什么会拥堵等。

当人们发现分解,解释不了问题的时候,便开始尝试从整体的角度来看问题,这就是复杂性科学的起源。虽然复杂性科学没有成为一个单一学科,没有单独的复杂性理论存在,但它作为一个整体的概念,仍然可以与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媲美。

它对公司管理,金融系统,人工智能,生命科学,国家治理,自我管理有很多的指导意义。

复杂性科学,就是运用跨学科方法,研究不同复杂系统之中的涌现行为和统一性规律。

如果想要深入研究,推荐以下书目

《复杂》,《规模》,《失控》,《系统之美》,《复杂性思维》

复杂系统的形成

复杂系统:多个体聚集之后,通过个体简单运作,产生群体复杂行为,并能通过进化产生适应性的一种系统

比如蚁群,大脑,都是由无数个单个个体,蚁群,神经元的简单组成,之间交互也十分简单,但最后都形成了高程度的智慧

聚集

产生复杂性系统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有时候聚集不一定产生复杂系统。

单体简单,规则简单深刻,聚集后往往产生集体智慧。个体一般多元化,简单和谐

单体复杂,规则复杂肤浅,聚集后往往产生集体愚蠢。个体往往高度类似,产生内卷

比如塞车,每个人都想要获得自己的最优解,想要挑战规则,这样每个人都是一个复杂肤浅的个体,往往导致堵车。如果智能驾驶普及,所有车都遵从一个规则,则会道路畅通

蚁群算法

蚂蚁总能找到食物的最短路径。就是通过派出大量蚂蚁,找到食物的蚂蚁就会派出信息素。通过跟踪信息素,从而找到食物,而多条路中,越短的路,往返越快,信息素也越浓密,所以总是去跟踪最浓密的信息素,就一定能找到最优解

蚁群对食物的追寻,就如人生对终点的追寻一样,如果我们有多个分身,是不是也能找到最优解?

怎么创造分身?

切割时间:分的时间越细,我们可以分配的时间单元就越丰富;比如一生大概有三万天,但若以半小时来切割人生,我们能切出一百万份

化繁为简:使自己在半小时内,尽可能地保持少许的念头

不断闭环:以结果为导向,以终为始

积少成多:不断重复

比如推销员,就是在创造一个相对比他自己能力更高的一种系统;敲门推销,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行为。但积少成多,敲门足够多,就能产生奇迹。所以,不要自诩为聪明,就去瞧不起,或者轻视那些简单的重复性的行为。

在这个信息碎片化越来越严重的时代,怎么去聚焦?

清理念头半小时:把脑子里所有想的,担心的事情写下来,排序。以此来保证接下来脑子里只有一两个念头,而这一两个念头就是接下来一两个小时需要聚焦的

忘我聚焦两小时:一般人能聚焦的时间在四十五分钟到两个小时之间,也就是心流状态,这个时间用来把一个工作最难的部分消化掉

刻意休息半小时:关键在于刻意,告诉自己这半个小时,就是用来玩,在玩上也要计划,让自己高效地玩,这比不刻意的休息,放松效果要更好

惯性工作x小时:当最难的部分已经解决,剩下的基本靠惯性,不用太多思索,就能解决剩下的工作

涌现

通常情况下,只有聚集了之后,才会产生涌现,也就是整体部分之和,1+12。

随着成员数目的增加,链接数会不断增加,当链接度超过某一临界值时,就会出现涌现

大脑就是相互链接的神经元聚集之后,涌现出了意识和智慧

涌现的层次性

我究竟是怎么来呢?原子--分子--蛋白质--细胞--器官--人体。每次涌现,都形成了新的事物,逐层涌现之后,最终形成了我

厉害的人和组织,其实也是一层层逐渐涌现出来的,通过逐层探究,我们就能发现这些人的内核,他们的底层逻辑,往往只考虑一件事情。因此,只要我们找到自己的最小内核,就能涌现出更高级的我

迭代

创作的过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理性地接受,初步产品可能具有的瑕疵。

商界有两个概念,最小可用产品和产品市场契合点。同样适用于我们的人生,把自己当成一个产品,在市场上去找到我们这个产品能够发挥最有价值的场所。

比如说,造一个汽车,上面的方法是逐层递进式的,在此前文章中讲过,类似工程思维,通过拆解聚焦。这有一个前提,漫长的制作周期,且能清晰地知道汽车制造。

但生活中,有很多东西没办法计划的十全十美,也没有足够的等待时间。所以往往会采用逐步迭代的方式。所以你可能先造出来一个可用的滑板类似的工具,这就是所谓的最小可用产品,如果有人愿意使用,即找到了产品市场契合点。这样再不断地迭代下去,直至造出汽车。

《坚毅》这本书里面,提出过一个概念,人生最好模型:钢笔画目标,铅笔写道路。钢笔画定的目标,是轻易不会改变的。但是实现目标的道路、方法,则是铅笔,这样,我们可以随时调整自己,一条路走不通,可以规划出其他的道路。

但是很多人会发现,自己尝试了许多道路之后,仍然是在原地踏步,这种没有进展与收获的努力,最折磨人的意志。之所以原地踏步,往往是心理预期的不同造成的,如果认为每一次迭代,都是一种进步的话,往往会陷入绝望。

人生可能是你尝试了许多道路与版本,都没有改善,直到某一个版本,你才会前进。这个3.0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市场契合点。

商业上还有一个思想,叫作精益创业。其内核就是一个6步走的闭环。也是迭代的一个衍生。

先有想法,然后去行动,行动有结果之后去衡量效果,拉出数据,来复盘,再调整自己的想法,然后继续循环。

当然,任何理论都是在一定环境下才成立,迭代也不是万能的,与他相反的一些理论,有时候也是很好的方法论,比如国家的芯片战略,就是顶层设计。也是我们今后需要学习到的

适应性

在熵增这一篇有讲适应性,也就是通过主动让自己受到一定伤害,然后恢复,再变强的过程。这里面都有一个烈度约束。

正如人生模型,你的成果区肯定是在能力区范围内,而成长区则在能力区范围外,也就是舒适区之外,跳出来后会有一定成长,但是更外围,则是死亡区,也就是无论你做什么,都会失败。

复杂性科学主要讲了4个概念,聚集之后产生涌现,涌现的层级性会出现迭代,一次次迭代中,我们会进化出很好的适应性

人生,往往在擅长,喜欢与赚钱这三个区间里面跌跌撞撞,当找到三者交集的时候,便能够成为人生赢家--轻轻松松干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又能赚钱

如复杂性科学里面模型一样,我们可能在擅长里面,寻求了很久,然后跳到赚钱的区域也摸索了许多,每一次的尝试,积累够多时候就会涌现出新的想法和思路,而这些思路迭代之后,就有机会找到我们最适合的区域。

因此,不要气馁。去接受,可能我们多次的尝试与迭代而没有收获;去忍受,一次次地类似重复的枯燥。但是当我们通过复盘,找到自己的最小内核,去做最小可用产品,寻找产品市场契合点,总会有一天,会涌现出一个适应性足够强的自我。

毕竟,人生很长,万物皆有可能!

本篇文章,复杂性科学主要讲了4个概念,聚集之后产生涌现,涌现的层级性会出现迭代,在一次次迭代中,我们会进化出很好的适应性。通过找到自己的最小内核,从最小可用产品出发,去寻找市场契合点,然后逐步迭代,给自己一点时间,去成为更好的自己。

如果觉得文章有用,或者有什么见解,欢迎在评论区表达,我们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下周六我们将学习《认知心理学重要模型》,由于都是深度学习和思考文章,所以发文频次较低,为了能及时收到文章,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81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