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民间收藏界奇人倪子江,他的藏品展,为

儿童白癜风症状 http://m.39.net/pf/a_4754130.html

倪子江,在浙江杭州民间收藏界,算是一个活跃的人。杭州的某个国家级博物馆中都有他捐赠的藏品。了解老倪的人都知道,老倪处事严谨、不苟言笑,但是只要谈及收藏即判若两人,话匣子一旦打开就滔滔不绝。字画印章、玉器古玩、家具杂件以及民俗传说、历史掌故、藏界史话几乎无一不晓、无一不精。

倪子江,年出生。十六岁开始涉足收藏,至今已逾六十年。过手的藏品门类繁多,数量惊人。除字画书法、玉器古玩、历代钱币、陶瓷器皿、家具杂件等传统品类外,还大量收藏了钢笔、钟表、相机等工业制成品数千件。各类藏品连贯成史,蔚为壮观。

老倪的收藏品中有一些“偏门”则是属于他的独门仅有。这几天,在杭州市吴山广场边的吴山名苑三楼,老倪正在举办他的个人藏品展览——“金属记忆——倪子江藏品展”。老倪说,可以在展览上,看实物陈列,听历史脚步,知发展轨迹。

说到为什么展览取名“金属记忆”?他解释说:金属是冰冷的,但是岁月,却是靠日积月累的情感和生命体验累积起来的,里面包含太多的个人的、家庭的、社会的、历史的记忆。此次展览选用“金属记忆”为名,也是为了让后人记住过往、记住坎坷、记住辉煌。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这些金属制品都是奢侈品。能否拥有?如何拥有?拥有什么?都是许多人难忘的历史记忆。每一次收藏,每一样物品都包含了自己的生命的记忆。一支没有生命的钢笔,包含了对自己长辈的思念;第一架相机记录了一份珍贵的友谊……

曾经是杭州市技术革新能手的老倪对工业制成品总有些特殊的情怀。他常说,收藏既是一种乐趣,更是一种情怀。收藏的是物品,记忆的是历史,每一个貌似寻常的收藏品都是历史的缩影。个人人生的经历透过收藏趣味,总是会这样那样映射到自己的收藏活动之中。他总希望有一天能够用这些藏品告诉后人,我们国家的轻工业是如何成型、如何发展、如何领先的。

小时候父亲用2.8元钱给自己购买的第一支钢笔总是那样难忘!在当年人均月生活费不足十元、大米每斤仅几分钱的年代,这无疑是一件“奢侈品”。钢笔可以说是中国民族轻工业比较早跟跑世界领先者的领域之一。在旧中国,上流社会使用的钢笔无一例外均为洋货,美国的“派克”成为笔界大牛。谁若能够在上衣口袋别一支“派克”,肯定会招人刮目相看。而国货则只能在低端市场苟延残喘。

进入新中国后,中国民族轻工业快速发展。在那个“超英赶美”的火红年代,“超派克,当英雄”成为中国制笔人的响亮口号。经过潜心研究,上海工人终于制造出“英雄牌”高级钢笔。从“英雄”到“英雄”,这支钢笔是当年响当当的“争气笔”,其各种书写性能绝对不亚于多年来的“笔界泰斗”派克,而且外形设计更具有东方韵味、中国风格。因此,它时常被作为国礼,馈赠给各国政要和友人。它的问世开启了一个中国人闯进世界钢笔高端市场的历史。老倪用成系列的藏品生动记录了这段美妙的历史。

手表在很长时间里一直是中国人心目中奢侈品的代表。手表制作,集设计、材料、加工、装配多种高端工艺于一体,是轻工业制造中的“阳春白雪,在旧中国根本无法企及。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三转一响”依然是青年婚配的理想配置,其中就包含手表。现在的青年已经很难理解一只手表过去在父辈、爷辈心中的地位。

解放后一个工厂的四级工月薪无非五十多元,且往往家里有多位老幼需要赡养。而商店里的高档瑞士表“劳莱克斯”、“欧米茄”一般都为四五百元天价,一般的中低端瑞士表“梅花”、“罗马”、“英纳格”、“三度仕”之类也要二三百元,皆非普通普罗大众能够问津的。即使引进国外技术的国产“上海牌”等全钢手表也需要元左右一块,需要全家人节衣缩食一年方能购得一块。

一块南京生产的“紫金山”手表的问世彻底改变了这个历史。看看眼前的这块手表其貌不扬。与现在的许多靓表相比,显然太大、太厚、太重、太粗、太土。但是这块当时标价三十多的手表却是中国社会民众的最爱。

这块集聚中国智慧的手表的计时功能虽不太精确,但已经基本满足了人们的日常所需。最难能可贵是它低廉的售价,可以让一对工人夫妇用半年的积蓄迅速进入“工人代(戴)表”的行列,有效解决了普通大众手表的有无问题。“紫金山”表的后续型号“钟山”在品质上有了明显的提高,从“粗码表”进入“细码表”时代,体现了中国自主知识产权钟表技术的有了关键跃升。所以,这件藏品的历史意味悠远深长。

照相现在已经是寻常事,除了性能不断提升的手机,各类数码相机也是不断花样翻新,大画幅、全画幅、小画幅眼花缭乱。只可惜现在的许多青年说起相机能够朗朗上口的品牌均为“舶来品”,日本的尼康、佳能、索尼与德国的莱卡等占据了当今中国相机市场的大半空间。他们不知道,国产相机曾经在胶片时代曾经有过的辉煌,并为国际方家所赞许。

l

相机制作是高科学与高技术的统一,光学品质与机械效能直接左右着相机的性能。在那个被封锁的年代,中国工人从仿制到创新建立起国内一个比较完备的相机制造产业链。产品从高端到低端,规格从到,类型从座机到便携,十分完整。老倪已有的藏品就构成了一个蔚为大观的阵营。每一台他都能说出其中的故事,每一款他都爱不释手。听他娓娓道来,仿佛荡漾于曲折的历史,仿佛一切均历历在目。其中一台双镜头“上海4A”就是上个世界60--70年代的珍品,与常见的海鸥相机相比,“上海牌”的产量与销售均逊色不少,能够完整保留至今显得更为珍贵。

走进倪子江的这个藏品世界,就像翻开了中国近现代工业史巨著,每件藏品都用无言的词语述说着历史的过往、前辈的奉献。用老倪的话说,参观博物馆更多只是一种视觉的体验,参与收藏则是一种视觉、触觉、听觉、嗅觉的综合享受。或许这就是收藏令人如醉如痴的奥秘所在吧!

展览开幕当天五十多位各界人士齐聚,大家仔细品味藏品。年长者打开记忆闸门,年轻人感慨历史进程;学者讲述当年趣事,藏家把玩精致器物。

中国美院年逾八旬的黄泰来教授在致辞中动情说:“我不搞收藏,但是我非常佩服收藏家,因为他们要有通古博今渊博的知识,还要有充实的经济实力。同时还必须有着缜密的观察鉴赏眼光。对艺术市场的调查研究。所以做一位当今时代的文玩收藏家确实是个难为的工作。倪老的收藏着眼于国家改革开放几十年工业生活用品的飞速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变化,还有收藏伟人像章,是非常可歌可颂的好事,彰显了倪老热爱生活,歌颂祖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伟大成果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值得为他的展出点赞。”

潘天寿和陆抑非弟子谢伟强教授说:“收藏是一个需要眼光、需要知识、需要投入、需要时间的事情,倪先生有如此规模、如此品格的藏品,实属不易、难能可贵!杭州这样个性化的收藏品展览很少,既亲切,又感慨和惊叹,非常有意义和价值”

杭州师范大学王胜平教授说:“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今天的收藏展高朋满座、名家荟萃。倪老的发言高屋建瓴,深受启发,感谢、感动、感恩、感激、感情是我之肺腑感言!祝福本次展览圆满成功,让金属记忆演绎为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老铁路人陈惠勇看了展览,感慨地说:“倪老是一个善良可亲,面容清癯的老人。他把收藏融入到了自己一辈子的生活,钢笔、手表、相机、像章、一张号外……这些我们生活中随手丢弃的东西经过他的整理成为了一个人,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国家的历史发展的见证。倪老的辛勤付出为后人留下的是一笔宝贵财富。也为亿万老年人,怎样实现自我价值,真正做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树立了榜样!倪老,真的不简单,祝您健康长寿!

本次收藏展历时10天,有兴趣的市民去看看哦!再说一遍,展览会地址是杭州市吴山广场边的吴山名苑三楼。

来源:《图释世界》周建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14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