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疫情原因,高考被迫推迟一个月,举国上下的高三学子,从“寒窗苦读十二年”瞬间变成“寒窗苦读十二年又一个月”。
在一片哀嚎声里,1个月的延期同时也给同学们带来了更充足的备考时间,除了废寝忘食地复习,其实练字也是一种相当有效的提分方法。
练得一手好字的重要性想必不用多说,在老师阅卷过程中,整洁清晰的卷面和赏心悦目的字会大大增加印象分,这点在语文和英语中体现得特别明显。
试想,如果连考生写的答案都要花半天去辨认,一天要看成百上千张考卷的阅卷老师又怎么会花这么多耐心?高考是相对公平的,但在卷面这方面,确实存在主观因素。
一、“只剩三个月还来得及练字吗?”
我的回答:从“鬼画符”练成漂亮秀气基本不可能,但是练得工整干净还是绰绰有余的。而且在高考中,卷面工整干净已经足够了。因为你唯一需要做的,不是靠漂亮的字去加分,而是避免糟糕的字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现在最应该做的,不是问“为什么只剩三个月还要花时间练字”,而是立刻拿起中性笔和田字格,照着字帖开始练字。
二、“我缺的是笔吗,我缺的是手啊”
这是我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书法作品时,收到的最多的评论。很多时候练不好字,不是因为别人的笔更好用,更不是因为你的手和别人的不一样,更多的是自己的心理原因——练不好字不是因为你不会,而是因为你不想。
从阿徳勒心理学上来说,这大都出于“自卑情结”:把自己的自卑感当作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具体上表现为“我因为学历低而无法成功”,“我因为长得不好看所以找不到女朋友”。阿徳勒认为,这种“自卑情结”的人苦于强烈的自卑感,却缺少勇气去健全自我。
所以,练字的第一步是摆正心态,摒弃掉“我是手残党,我没有办法练好字”这样先入为主的概念,然后再拿起笔进行下一步。最后你就会发现,其实用最普通的中性笔就能练好一手字。
三、“道理我都懂,可我没时间”
这是我教过很多练字的同学向我反映的问题。其实很多人刚开始练字就步入了误区,他们认为练字就应该坐在书桌前,拿起钢笔和练习纸,照着一本字帖花上一下午的时间写满练习纸。
其实这是不对的,练字并不需要每天花费那么多时间去练习,甚至不需要每天练习,你要明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是一直坚持。
在我小时候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有很多老师都要求我们回家每天都要练字。“每天都必须练”是我们从小被灌输的一种错误理念。
多吃一顿不会马上胖,少吃一顿第二天也不会马上就瘦。同样的,少练一天字不会让你一夜回到解放前,隔三差五的努力也是一种慢慢的进步。比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更容易摧毁人的,是觉得自己有一天没有练字后就废了,从此再也没继续练过,最后就真的废了。
四、“我需要每次把一整张练习纸练满吗?”
我的回答:可以,但没必要。
照着字帖练字,每一个字只需要练到自己满意就可以了,一味地追求把一行格子都填满,其实到最后更多的不是练字,而变成了在跟自己较劲。如果心里一直想着:我把这页纸写满就可以完成今天的任务,这样既浪费精力又得不到明显效果。与其洋洋洒洒写满一页纸,不如每一个字都仔细临摹字帖,真正下了功夫去练。
甚至根本用不上练习纸,每天刷的考卷就是你最好的练习战场。无论是语文阅读,还是数学公式,只要做到有意识地去调整,三个月积累下来,达到卷面整洁还是非常容易的。
五、“网上的速成字帖有用吗?”
“走捷径”是永远行不通的。
我们为什么在幼儿园的时候都是靠自己照着例字学写字?因为这是最简单、最有效的学习方法。速成字帖只会让你交智商税,没有带着思考地练字只能称得上“描写”,而练字最重要的步骤是“摹写”,字面意思就是照着字帖临摹,每一个临摹出来的字都是带着自己思考的,而不是单纯地复刻。
临摹过程之所以需要带上自己的思考,是因为将自己写下来的字不断地和例字比对,从而发现自己的不足,才能在下一个临摹的字上进行完善。同理,如果是按速成字帖中的描写,每一个字都和例字一模一样,那么就很难从中发现自己的问题,因而不会产生进步。
对于即将高考的高三学子,我并不推荐去学习楷书。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并不实用,而且在正式考试中一笔一画写字更是消耗时间。
所以我更推荐练习行楷,行楷更贴近于我们日常写字的字体,在写作业的过程中就能不断地练习和改正,在节省考试时间的同时能够保证卷面的干净整洁。
“速成字帖”今天这篇干货分别从主观角度和客观角度,分析了5种常见的练字误区,不可否认,树立良好的心态才是练好字的关键。希望通过最后冲刺阶段的练习,广大考生都能避免因为字丑而造成的不必要失分。
再接下里的文章里,温书自习室也会陆续分享高效轻松的学习方法,帮助同学们少走弯路,体验到学习生活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