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怎么能治好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529/6288655.html金羊书画院名家专访系列报道记者 许泽淳东莞市金羊书画院荣誉院长 胡德康出生于素有“高原水乡”之称的云南洱源县,胡德康从小受这片风水宝地的滋润,撷巍巍苍山之毓秀,沐茫茫洱海之清辉,走笔行书间自带有一股悠然的秀气。在机关单位深耕多年,尽管工作十分繁忙,但他总能抽出时间进行书法的练习,书法给生活带来更多的乐趣,也让他的身心得到更高层次的洗涤。他的毛笔书法造诣颇深,硬笔书法也别具炉锤,“软现灵动,硬表刚正”,在刚柔之间取得平衡——不偏不倚,允执厥中,这也是他从书法中悟得的处世之道。胡德康书画作品胡德康书画作品崭露头角年少成名云南洱源,位于大理市北、洱海之源,是汉、白、彝、回、傣等多个民族杂居、以白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县。这里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方言汇聚,同一条街上甚至充斥着几种不同的语言。尽管语言多样,但用字却是统一的——汉字成为不同民族之间沟通交流的纽带。胡德康是汉族人,尽管从小在多元化环境中长大,对汉文化的学习却执着不变,尤其对书法有着莫大的兴趣。胡德康的书法启蒙,很大程度得益于其祖父的耳提面命。胡德康的祖父是旧社会的知识分子,曾是私塾的教书先生,写得一手好字。在闭塞的大山里,胡家可以说是书香门第了,所以经常有人请胡爷爷题字作贴。胡德康经常跟着爷爷描字帖、写春联,潜移默化间,书写技法得到提升,也为他以后的书法创作打下基础。14岁的他就获得了本县青少年书画大赛一等奖。年,胡德康考进了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现为武汉大学),专攻工程测量专业。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硬笔书法学习热潮兴起,硬笔书法逐渐成为全国范围内广泛的群众文化活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加之所学专业的需要,他改攻硬笔书法,临帖自学,进行深造。“那个时候,同宿舍几个同学订了《书法报》,临摹名帖,热情高涨,除了专业课程学习外就是练习书法了。”胡德康回忆道,“大家一起学习,特别有劲!通过相互借鉴,相互评测,能找到自己的不足,继续改进。”大学毕业后,胡德康回到家乡,在云南省测绘局任职。穿行于崇山峻岭,踏尽千岩万壑,艰苦的测绘工作并没有吓倒胡德康,反而增加他的韧性,磨炼他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品质。这在他的硬笔书法中充分展现——力透纸背,开合有度,横竖中正,撇捺神定。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胡德康坚持书法练习并积极投稿。苦心人天不负,年,胡德康获得云南省首届钢笔书法大赛一等奖。此后,开启了他的“获奖之路”,几年时间内他荣获全国性硬笔书法大赛奖项数十个。年3月《春城晚报》副刊部还以“蓓蕾初放”为题刊登了其自学书法的报道。胡德康书画作品胡德康书画作品刚柔并济自成一家如果说硬笔书法体现了胡德康坚韧不拔的品质,那毛笔书法则彰显其潇洒飘逸,超然物外的性格。赵孟曾云:笔法弗精,虽善犹恶;字形弗妙,虽熟犹生。胡德康的毛笔书法,从古人处学得法度,从笔法和字形方面狠下功夫。他工于行书,临摹王羲之、王铎、张裕钊等名家字帖,博取众长并引为己用。他的行书作品,俯仰之间,铁画银钩,如仙女拂袖,恰似壮士扬鞭,落笔自然,独成一家。作为土生土长的云南人,胡德康还对云南地区特有汉字字体——爨体进行研究。爨体字在中国缤纷多彩的书法字体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是中国汉字从隶书到楷书的过渡字体。具有用笔方峻、方中带圆、沉毅雄拔的特点,曾被康有为、潘天寿等大家奉为书体中的“国宝”。爨体字是中国书法界的一朵奇葩,充分体现云南地方特色,对地方文化的研究传承,胡德康同样尽心尽力。在云南的大街小巷,处处可见用爨体字书写的大字招牌、商业广告,其中就不乏胡德康的墨宝。经常有人找他题字,多年来,其为当地机关、公园、企事业单位题写招牌匾额数十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胡德康可谓是“书千篇而后得法”,十几年来,他获奖无数,于年、年、年三次在昆明市书法家协会举办的全市书画摄影展中荣获书法作品一等奖并出版《胡德康书法作品选》;年在全国高新工会理事会举办的“全国高新区(仲恺杯)职工书画摄影展”中荣获书法作品一等奖;年、年、年分别入选迎接十九大、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庆祝国庆70周年为主题,在中国文联文艺家之家举办的书画展览;年获得首届岭南杯全球华人书画大赛金奖……胡德康书画作品胡德康书画作品发扬书法任重道远书法之外,胡德康对古典诗词亦有研习,常以自作诗词书法参加各类展赛活动,广受赞誉,现有自作诗词余首(阙)。胡德康作诗,精通格律,辞赋、古风、律绝、词曲等信手拈来,用古典诗歌形式表达对生活的礼赞,对未来的憧憬。滇籍百岁国学大师张文勋老先生曾题诗勉励之曰:诗词书法两相成,心画心声不失真。道在吾心生妙悟,功夫不负有心人。胡德康诗词创作的成绩毫不逊色于书法。年底由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推荐,由中国新闻联合出版社出版的《盛世中华传世名家》十人系列,《胡德康作品精选》赫然在列。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是华夏文明绵延数千年的历史见证。对于书法的理解,胡德康坚持“书法是汉字书写的艺术”,认为书法作品的功能是让人们在欣赏美的同时从中读懂汉字传达的精神内涵,他言简意赅地概括为“好好写字,把字写好”。书写汉字先体现其实用性,再表现艺术性。胡德康强烈谴责那些背离传统、胡写乱画、哗众取宠的“书法创新”行为,把搞怪涂鸦、恶趣味当做艺术,这是对书法最大的亵渎和侮辱。自古以来,“文人不爱财”观念深入人心,中国文人耻于谈钱,因为谈钱就会沾上“铜臭”,有辱清高。但胡德康却直言不讳:“一幅好的艺术作品,必须要体现其市场价值。”他不主张把字画送人,“有些书画家喜欢送字画,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其知名度。但却体现不出作品的价值,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书画家对自己作品的价值缺乏自信。有艺术价值的作品一定有商业价值!”“书法作品具备商业价值,但书法家不是商人,不能唯利是图、本末倒置,要有社会责任感。”胡德康掷地有声。言信行果,年在昆明市总工会举办的职工书画义拍捐赠扶贫公益活动中,胡德康的三幅作品全部成交,筹得善款元,悉数捐赠助力公益。书法是书写的艺术,受信息革命的冲击,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用电子产品打字,很少用手写字了。对此,胡德康表示他的忧虑:现在手写的字太少了,大多是“打印字体”,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我辈任重而道远。采访的最后,胡德康分享了关于学习书法的几点见解。学习书法,一定要从传统出发,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取精去粕,夯实基础再求创新;书法艺术要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方能保持生机和活力;书法家一定要“自信”,不宜妄自菲薄。一副作品的价值,集中表现为其本身的艺术水准以及所蕴含的创作者本人的思想感情、道德情操、文化底蕴等,而非作者的“圈子”“头衔”“名气”。书法艺术非沽名钓誉之利器,望广大书画爱好者惜之慎之。胡德康书画作品胡德康书画作品人物名片胡德康,汉族,年生,云南大理洱源人,现供职于昆明高新区管委会。20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是一名半工半学、“自学成才”的体制外书法家。现为昆明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国家民族画院书法家,中国书画家联谊会新文艺群体书画家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理事。《新文艺》会刊及中国民族研究会艺术专业委员会《民族艺术》月刊编委。获奖经历年获云南省首届钢笔书法大赛一等奖,此后数年间荣获全国性硬笔书法大赛奖项数十个。年、年、年三次在昆明市书法家协会举办的全市书画摄影展中荣获书法作品一等奖。年出版《胡德康书法作品选》。年在昆明市总工会举办的职工书画义拍捐赠扶贫公益活动中,应征的三幅作品全部成交,筹捐善款元。年在全国高新工会理事会举办的“全国高新区(仲恺杯)职工书画摄影展”中荣获书法作品一等奖。年、年、年分别入选迎接十九大、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庆祝国庆70周年为主题、在中国文联文艺家之家举办的书画展览。年底由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推荐,由中国新闻联合出版社出版《盛世中华传世名家》十人系列之《胡德康作品精选》(书法,诗词)。年获得首届岭南杯全球华人书画大赛金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6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