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疯谢建光,35年步行30万公

北京治疗白癜风一般要多少钱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210/5218115.html

文/红尘人间客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一名徒步旅行者,谢建光的半生都在行走。

从24岁开始徒步旅行,35年走过30万公里,走过遍布祖国大江南北,最终长眠与黑河,堪称现代版“徐霞客”。

读书与旅行成为了他一生的追求,他说“我要做一只思想之鸟,飞跃哲理的千年时空”,为了追寻心中的诗和远方,谢建光尝尽旅途艰辛,最终也止步于旅途。

一、诗和远方

年,谢建光出生在浙江临海的一个小村庄,他从小就非常喜欢读书,小时候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和小伙伴一起去旧庙里看书,奈何谢建光家并不富裕,上到初中就辍学了。

因为辍学,谢建光的作家梦也碎了,局限在村子的一方天地中,就算心中有天地,可有限的文化水平也表达不出一二分。

因为年纪小,谢建光在家里放牛,老牛在山里吃草,谢建光就躺在草地上,看着广袤无垠的天空放空自己,在脑海里绘制自己的梦想蓝图。

17岁那年,谢建光突然晕厥,被查出患有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生命无常,父母散尽家财为他安排了心脏搭桥手术。

侥幸存活的谢建光更加抑郁,他尝试去过普通人的生活,做了几年的木匠学徒,可学徒的生活让他更觉枯燥。

他萌生了去杭大中文系旁听的念头,可一个没有学历没有门路的人,只有被拒绝的份,心灰意冷的谢建光一度惆怅,成为一名作家的梦想离他越来越远,难道一辈子都要这样悠游度日?

如果没有办法成为一个大文豪的话,那就去看看书中的大江大河吧,感受江上的清风,赏那山间的明月。

24岁的谢建光揣着块钱,背了一个简单的大背包,背包里装着几件衣物,一条薄被,一本《海涅诗选》,一个笔记本和一支钢笔,就出发了。

他第一个目的地就是云贵高原,从宁波到温州,再从温州转向宁德,遇到城镇就买一些馒头干粮,有时还捡别人的剩饭汤面吃,只要能吃饱便没什么所谓。

以天为铺地为盖,睡桥洞盖薄被,遇到溪流江河就顺道洗个澡,在山林野地就用铁盆烤馒头、芋头,干粮吃完了就挖野菜,甚至吃老鼠。

二、赚钱与装备

旅行的路途遥远,钱总会有花完的一天,谢建光没有收入,没有积蓄,为了维持徒步之旅,他开始“拾荒”。

那时中国还没有化身“基建狂魔”,乡间田地里多是崎岖弯曲的泥路,在那些凹凸不平的泥路上,总有很多掉落下来的车子零件,谢建光一路走一路捡,每天能赚十多块钱。

没有零件捡时,他就沿路打零工,靠着木匠的本领做一些零工,有时也帮人插秧种田,能赚一点是一点,赚不到钱就混口饭吃。

谢建光的收入一部分用来吃饭生活,另一部分用来买书,漫漫旅途,除了山川草木之外,谢建光还坚持看书,然后将旅途中的见闻记录下来。

旅行途中,谢建光买过上万本书,随着旅程的加长,一个背包已经装不下他的行李,为了方便旅途,他需要一个更大的旅行箱,最好是一辆车。

作为徒步狂魔,谢建光需要的并不是代步用的越野车,而是一个可以存放行李的推车,最好还可以遮风挡雨。

市面上自然没有这样的车卖,有的话也价格不菲,幸好谢建光学过木工,他发挥自身专长,用农村常用的小推车改造。

他给推车四面钉上木板,在木板上再盖一块铁皮,侧面的木板做成推拉的门,就是一个便捷的移动行李箱。

不仅可以放行李,还可以供谢建光休息睡眠。

后来一位德国友人为他的推车取名为“琳达”,每到一处地方,谢建光就会在推车上贴一张照片。

他是这样形容这辆车的:

“人们总说过于简陋,但我自觉它不逊于都市里的五星级酒店,五星酒店里奢华的只是财富和等级,而小车奢华的却是江山与云天。”

遇到下雨天、山里找不到山洞睡觉、冬天天冷下雪时,谢建光就窝在推车里看书写作。

在这个狭小的小空间里,放着谢建光的衣物、炊具、食物和书,书买得多了,他会送给旅途遇到的友人,顺带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沿途见闻。

因为推车是木质的,奔波途中容易损坏,在谢建光的旅行中,他前后修缮过五次,行至广州时,谢建光遭遇了一场大风雨,他的推车在风雨里“嘎吱”作响,随时都有散架的风险。

这时,一位从事不锈钢生产制造的企业家结识了他,为他量身定制了不锈钢版的推车,更加的结实耐用,也更加的宽敞,车内的布局也进行了升级。

三、旅途艰险

旅行走了一个多月,谢建光到了福州,身上也只剩30块钱,本身就艰难了。

没想到,遇到了一个被骗光钱的姑娘,姑娘的衣服破破烂烂,因为没钱没办法回家,谢建光把仅剩的30块都给了她。

没钱寸步难行,对于未来的路,他毫无想法,“也够了”,就算是死在福州也没有遗憾。

好人有好报,谢建光的好运才开始,他遇到了好心人,给他提供吃喝,还贴心送他回家。

在家休养几日的谢建光再次出发,这次的他准备充分,凭借着惊人的毅力和耐力,他终于来到云贵高原,领略了云贵的自然风光。

可还没等他缓过神,他就迷路了,在山里走了一天,也没有找到出去的路。

屋漏偏逢连夜雨,迷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谢建光又遇到了大雨,乌云密布,雷声轰鸣。

不一会大雨滂沱,谢建光被淋湿,见过那么多的风雨,谢建光并不在意这场大雨,他继续在山里找路。

雨越下越大,谢建光意识到了不对劲,持续不停的大雨容易引发山洪和山体滑坡,如果不赶快找到一个山洞避雨避险,他就等着被大雨埋在山里了。

天无绝人之路,每次遇到险境谢建光总能幸运化解,他找到了一处山洞,可刚到山洞门口,他就被山洞里的东西给吓到。

山洞的正中央摆着一副棺材,因为年代久远,棺材已经损坏,有一部分的白骨散落在地上。

山洞光线昏暗,谢建光还不小心踩到一处白骨,吓得他冷汗直流,一边忐忑地把散落的白骨放回棺材内,一边跟白骨道歉,表示自己无意冒犯。

那晚,谢建光就在山洞里和一堆白骨度过,这次的经历让谢建光胆量大增,也让他对云贵高原有独特的情感,在谢建光35年的徒步旅行中,他一共去过五次云贵高原。

因为见多识广,风餐露宿惯了,谢建光对一切都看得淡然,有次他拉着车在路上走,突然被一辆三轮车给撞飞,一下把他撞进了一片甘蔗地,司机还肇事逃逸,留下谢建光一个人在甘蔗地里。

倒在甘蔗地的谢建光被撞伤了腿,他第一时间的呼救,不知是甘蔗地太大还是地方偏远,喊了半天也没有人来,谢建光也懒得喊了,索性躺在甘蔗地里睡了一觉。

睡醒以后就吃干粮,吃甘蔗,一躺就躺了五天,五天以后,谢建光脚又可以动了,他就拖着受伤的脚继续行进。

徒步的旅行中危险不断,他遇到过野狼、遭遇过洪水,还被狂风吹走过两公里,看过塞外的牛羊成群,见过成片的连绵雪山,谢建光对生命与自然有了更深的感悟。

他一路走一路宣传环保理念,在他的推车上,贴着“环境主义的四大理念”的海报。

四、旅程中的感情

25岁的谢建光遇到了他的初恋,这天他在一所学校的操场边上休息,他把行李和书籍文稿都放在一边,就沉沉地睡去,等醒来以后才发现,自己旅行中所写的手稿都不见了。

谢建光在操场上挨个的询问,可大家都说没看见,毕竟谁会对一个“流浪汉”的手稿感兴趣。

无奈的谢建光只能在操场喊叫,这不仅没有找到手稿,还引来了许多人的不满,就在心灰意冷之时,有个女孩拿着手稿走了出来。

女孩是学校的老师,经过操场的时候被地上的文稿所吸引,一时入迷就拿走了,本想看完再归还,谁知道谢建光这么快就醒了。

找到文稿的谢建光并不介意之前的事,他和女孩聊了起来,从文学著作聊到人生见地,没想到两人竟格外的投缘,有说不完的话。

因为女孩的缘故,谢建光在那里停留了三天,这三天里,他跟女孩畅谈文学,聊旅途趣事。女孩带着谢建光买衣服理发,还把自己一个月的工资给了他。

三天的时间不长,但足够让两人产生爱意,女孩向谢建光表白,她希望谢建光可以留下来,一起成家立业一起过日子。

谢建光对女孩同样有意,这样的灵魂伴侣可遇不可求。

但谢建光的初衷就是走遍天地,如果此时成家立业岂不是违背本心,一向自由惯了的他,也不甘于每日的柴米油盐,他向女孩辞别并决定永不相见。

几年后,谢建光再次遇到了灵魂伴侣,这次是一位在广州开照相馆的老板娘,谢建光每天都会在路灯下写作,这正巧吸引了路边开照相馆的老板娘。

老板娘每天都会照顾谢建光,给谢建光送水送吃的,为谢建光买衣服。

渐渐地,周边邻里都知道老板娘倾心与他。

老板娘原本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可后来丈夫抛弃了她和儿子,留下她独自带娃,开了一家照相馆。

婚姻的不幸并没有打击到老板娘,她没有埋怨,乐观的她时常发出铜铃般的笑声。

老板娘对生活乐观积极的心态激励着谢建光,老板娘的关怀更是温暖着谢建光,谢建光对梦想和旅途的坚持,形成了他独特的魅力,在老板娘的眼里他格外迷人。

两人互相倾心,可大家都没有捅破那层窗户纸,他们像朋友那样相处交谈,谢建光为老板娘在广州停留了四个月。

四个月后,谢建光再次上路,之后的时间里,他们也经常通过手机联系,互相鼓励。

在旅途中,谢建光遇到了各色各样的人,有为推车取名的外国友人,有资助他的工厂老板,还有热情好客的侗族朋友。

一次,谢建光偶然进入了一个侗族山村,里面的村民都与谢建光同姓“谢”,不由得亲从中来,热情地款待了谢建光。

因为同姓,村民还热情拿出族谱,想要从中找出二人是否有所渊源,因为识字会阅读,村民们经常找谢建光,让谢建光帮忙阅读参详书籍。

谢建光在村子里也待得十分开心,一待就待了三个月,三个月的时间里和村民们一起聊天劳作,走的时候村民们还赠送了他很多当地的干菇和腊肉。

五、病死他乡

不知不觉,谢建光已经走过了除港澳外的绝大多数地方,风霜雨露中,他脸上遍布皱纹,皮肤被晒成了古铜色,因为长期徒步,整个人非常的瘦削,满脸的胡茬充满沧桑感,一米六的个头拉着一辆小推车。

35年的时间,他步行了30万公里,写下了多万字的手稿。有人问他,穷尽一生的旅途是为了追寻什么?

他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最终,他和几位文化学者,一起把万字的手稿汇编成了书作为答复,因为被大家称作“天下第一疯”,他将自己的游记取名为《疯行天下》,让大家去书中寻找答案。

年的12月,他举办了自己的《疯行天下》分享汇,小时候的他梦想成为一名作家,此刻也算圆梦了。

《疯行天下》的发行,让谢建光结识了更多好友,他将所有和自己志趣相投的人、还有至亲的家人都拉到了一个群,在群里交流沟通,去到新的地方,他还会跟大家分享沿途的风景。

年的夏天,谢建光一路北上走到了东北,从夏天走到了冬天,北方的冬天泼水成冰本就寒冷,那一年的东北还遇到了寒潮低温。

原本频繁发言的谢建光逐渐没了动态,最后一条是自己生病的消息:

亲爱的兄弟姐妹们,疯哥在黑河休河,可能需要一个月以上。下肢浮肿,全身乏力,呼吸不畅。

身体不适的谢建光被同行的驴友送到宾馆,除了双腿浮肿外,他还一直拉着黑便,宾馆老板发觉情况严重,医院,医院诊断为“胃出血、心率衰竭”,需要紧急抢救。

每次遇难,谢建光总能化险为夷,这一次大家也是这样认为的,因为不知道谢建光的个人信息,护士用谢建光的手机,拍摄了他抢救的视频,她在群里求助道:

“我们不知道他是谁,病人送过来的时候,情况非常危急,你们认识他的家属吗?赶紧通知一下!”

群里的好友在“今日黑河”向周边驴友求助,医院探望一下,周医院。

去的时候只看到谢建光在病床上嘟囔着宁波话,因为语言不通,驴友只听懂了一句“肚子难受”,而这竟成了谢建光的最后遗言。

谢建光对这一切似乎早有预兆,在旅行前他曾说:

“我预感我很可能会在某一个黄昏,落日与晚霞之间,在沙漠的两座沙丘之间,安静幸福地停止心跳,我已经看见了生命与自然的交接仪式。”

谢建光一生都在行走,对他而言,倒在路上或许是最好的选择,他这一生完成了作家梦,走遍了大好河山,也算不枉此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61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