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句名言叫做:字如其人。苏轼甚至这样写道:观其书,有以得其为人;则君子小人必见于书,是殆不然。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写出一个字,就可以看出这个人的是君子,还是小人。(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杜月笙是个苦命的孩子,他亲生父母相继去世后,他跟继母张氏生活在一起,为了给杜月笙攒够5角钱学费,张氏就给有钱的人家洗衣服。可是年景欠佳,瘟疫横行,富户也变成穷人,张氏因为赚不来5角钱,杜月笙只读了五个月的私塾,便缀学了。缀学之日,张氏和杜月笙抱头痛哭,那种有学不能上的苦楚,成了杜月笙心中一辈子抹不去的痛。后来,杜月笙在上海滩成了大亨,他又担任了《申报》报社,世界书局的董事,商务印书馆等等文化单位的董事或者是主席,他还是正始中学,浦东中学,复旦中学的校董,可是有一个问题出现了,因为他是这些文化机构的领导着,必须要签署合同、文件,杜月笙便将这些东西拿回家,第二日,稳重有力的签名便出来了。杜月笙为了附庸风雅,他生身穿长衫,开始结交文化界的名流,而且还不断有书画问世,甚至杜月笙还会拿着这些书画送人,当时有鉴赏家这样说:杜先生的墨宝书画:用墨厚重,体丰骨劲,结体收放,浑厚敦实,别具风韵,肥而不腻,堪称一家。甚至有人说,杜月笙成功之后,深深知道没有文化的害处,他努力临帖,刻苦学字,终于练出了一笔漂亮的书法。事实真是如此吗?了解杜月笙的人都知道,杜月笙是一个“笨拙”的人,他平生有三大爱好:第一是唱戏,可是他唱不好,唱的戏曲中,全都是上海话的腔调。第二是听书,可是他记不住书中的内容,只是记住了忠孝节烈的情节,第三大爱好就是赌博,可是他的赌术很烂,上了赌场,基本上是大把的输钱。这些字画果真是出自杜月笙的手吗?答案是非也。杜月笙虽然会写自己的名字,但书法是“螃蟹体”,实在是拿不出手,没有办法,他只有将其拿回家,由自己的秘书胡叙五代笔。而那些画,有不少也出自胡叙五的手笔,故此,杜月笙苦练书法,值得一观等等的说法,根本就是笑谈一句。杜月笙为自己的字拿不出手而苦恼,故此,他对自己的儿女们的写字的要求,就非常的严格,杜维善是杜月笙的第七个儿子,虽然当时国内已经和国外接轨,开始使用钢笔,但杜月笙还是要求杜维善,首先入私塾,并和私塾的老先生,将毛笔字学好。因为写字是一个读书人的脸面,如果字都写得不好,还怎么说自己是读书人?杜维善的第一位私塾老师名叫蔡子玉,很显然,杜月笙为了让儿子能写一手好的毛笔字,选的这位私塾先生,也确实是下了力气。蔡先生的毛笔字写得很漂亮,他首先教杜维善握笔的方法,接着教他书写的规矩。写完字后,还要将字悬挂起来,然后评定哪个字写得成功,哪个字写的失败,总结经验和教训,目的是为了迅速提高毛笔字的书写水平。购买专栏解锁剩余39%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6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