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云碑学功底不足,用笔墨来填补,她的书

孙晓云擅长毛笔行草书作品,让人乍一看,似乎字形美观,外形漂亮,但真正的行家看后,总觉得缺少点什么。她在写字时,往往有一个动作,那就是喜欢去补笔,也就是说,这个字写完了,最后还要再加上一笔,只有这样做了,才感觉把这个字写完美了。下面我们先看看碑学书法和帖学书法,及它们二者的区别。

碑学,也叫碑版,是指古人遗留下来的保存在石刻上的文字书法,这类书法往往是经过了二次加工后所形成的书迹作品。它主要包括摩崖、石刻、碑碣、造像等,碑版书法发现较早的是两汉及以后,唐代的这类作品居多,大多以楷书各行书为多。但人们学习碑版书法时,却是以两汉隶书及南北朝书法为主。另外,碑版书法作品大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可以从中学到书法的骨力,这也是人们学习它的主要原因。

帖学是指一切写在绢、纸上的墨迹作品,也有人为了把墨迹作品完好的保存下来,后来就把绢或纸上的墨迹作品采用勾摹的形式在木板、竹板上完成下来,再作填充。这类作品的最大特点是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在写字时的笔锋、笔势,以便更好地临摹、完整地学习。因此,墨迹版的作品也是更多人学习书法的好教材。

碑学和帖学书法,二者各有优缺点,学习碑学书法,可以写出书法的筋力和骨力,这是为什么清朝人们为什么要学习碑学的主要原因。在清明时期,也可以上溯到元朝,由于人们对王羲之帖学书法的追随太久,导致书法风气太过“软弱”,许多人已经感到书法这样下去必将会无路可走,而明末清初以来,很多人便把目光放在了碑学书法的学习之上,因此,清人的书法大都是呈现出金石之气。

为什么要说孙晓云书法?因为作为当下中书协主席,有很多书法爱好者便以她的书法为榜样,她也会给大家一个示范作用,这是好的方面。但示范有时也有它的相反一面,她的书法能不能让大家去学?且不说“取法乎上”的理由,挖掘孙晓云书法中的不足,才能让更多的人在学习过程中有所对照和参考,这是本文的主要目的。

孙晓云的书法,字形是美观的,这是因为她从小就练习钢笔字的缘故,她也曾经出版了一本硬笔字的《孙晓云元曲钢笔毛笔字帖》,很多说都有这样一个看法,就是谁的钢笔字写得好,毛笔字也写得好,这个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喜爱书法的人大都是从小时候钢笔字写得好,后来才去进一步学习毛笔字的。因此,我们推理孙晓云大致也是这样走过来的。

孙晓云是一位女性,不论她的小楷书法、行草书书法,都有女性的阴柔风格,这是很正常的,字如其人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但孙晓云是很聪明的,她明知自己的书法中缺少刚劲之力,于是,便在书写中用笔墨来补充这个不足,例如,她的许多大字作品中,大都是用浓重的笔法来完成,加重笔画,以求其力。但这样做,恰恰暴露了她在书法学习中的一个缺失,那就是缺少碑版书法的训练。

我们再看看她写的隶书作品,首先是字形外观上,缺少传承,也就是说,她没有专门临习过哪个经典的隶书作品,哪怕是《乙瑛碑》、《礼器碑》、《石门颂》或是《张迁碑》,她的隶书传承是缺失的,基本上是由着自己的感觉去写的。其次是笔法上缺少篆隶书法的训练,笔力、骨力抑或不够。

民国时期的书法大家于右任是学碑学书法的,他的魏碑书法堪称是近代楷模,但他的草书是融合了碑学书法的书写能力而成的,因此,我们在欣赏他的草书作品时,总给人一种厚重、古朴、力透纸背的感受,这是因为他在创作行草书作品时,大都是使用了魏碑书法的创作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孙晓云的行草书书法恰恰缺失了这方面的能力。

推荐阅读:

孙晓云在写字时总是爱做这个动作,网友:功底不扎实才这样曾翔谈笔法:孙晓云的用笔是左右翻笔,并不是高级笔法孙晓云:你写得很像,能写过古人吗?刘洪彪:某些方面已经超越了孙晓云在16岁时参加书法大赛,其作品有多好,就连启功都不敢相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64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