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不焦虑来电」专栏来啦~往期学员会在这里分享自我成长故事。以后每周我们都会和大家定期见面,今天的成长故事来自不焦虑父母俱乐部三期学员。
在写这篇文章前,我的脑袋里冒出几个奇怪的问题:
怎样做一个不焦虑的妈妈?
怎样做才是一个不焦虑的妈妈?
怎样做妈妈才不焦虑?
这些好像是同一个问题,又好像是不同的问题。
但我都没有明确答案。
准妈妈的恐慌
每个妈妈都是从不经事的女孩长大,发育成熟为女人,生儿育女变成妈妈。我们每一个第一次做妈妈都是新手,所谓的经验都是二手来的。
当孩子来的时候,我是不知所措的。因为没有做好准备,无论是思想准备、心理准备还是经济上的准备。但如果给我时间,我也许永远都做不好这个“准备”。
景芳老师在《孩子,愿你一生勇敢心中有光》一书中写到:恐慌常常源于对某种状态的想象,在很多现代女性的焦虑中,恐慌是对平凡后半生的想象——我不过是个普通人,哪里也不比别人做得好,工作不是最优秀的,带娃也不比其他人更好。展望未来,我能想到的未来也就是普通人的普通生活。
多年后,在我重新梳理过往种种时,才清晰地看到,当时的自己是焦虑的,对未来的不确定让我一度陷入了恐慌,认为自己没有准备好做一个“好妈妈”,孩子出现带来的惊喜不足以抵消之后可能出现的各种:工作和生活、夫妻关系、婆媳关系、母子关系的冲突,当这些想象向我袭来,让我产生深深的自我怀疑:我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做一个好妈妈。这也是我做为准妈妈第一次与焦虑正面交锋。
我花了一些时间来适应这些情绪,告诉自己和肚里的宝宝:既来之,则安之。
学前的准备
我的娃,在肚里的时候就取好了名字,叫豆豆。那时我看了《窗边的小豆豆》,希望此豆长大后能像彼豆一样纯真并对生活充满好奇。
如我所愿,豆豆是个活泼烂漫热情开朗的娃。同时也是个高需求高敏感的宝宝,这种娃特别费妈。
在豆豆没上小学前,我还是挺从容自信的:就是想让孩子享受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尤其是在普遍鸡娃的大环境下做了一件反其道而行的事:在学前最后一年,把豆豆从一个私立双语幼儿园转到公立幼儿园。因为当幼儿园从中班就开始要求四五岁的小朋友回家写笔头作业时,我觉得那些入园时向我们标榜的所谓“素质教育”不过是骗人的鬼。
在公立幼儿园,每天基本上就是吃喝玩乐,在这样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里,豆豆的个性慢慢彰显出来。她不再像过去那样“乖”,而是出现了一些过去没有的“叛逆”:她会明确地表达自己的“不喜欢”,容易生气,学会了一些小孩之间骂人的话,还爱用小拳头来捍卫自己的权利。所以在其他的孩子开始幼小衔接学规矩,哼哧哼哧地学习二十以内加减法,学会拼音,认识千把个汉字,把汉字练成字帖的时候,我却在更多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