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奇
编者按汉字,写好不易,又好又快更难!这是国内不争的事实。然而,写汉字说难也难,说易也易。日前,记者在一次采访中惊奇发现,一群五六岁的学前班儿童和一些八九岁的小学生,还有部分十多岁的中学生,竟能把汉字写的出神入化,简直能和字帖相媲美。尤其令人可喜的是,这群娃娃们不光写的好,还写的快,相比人们写传统书法的时速,要快一倍以上!就连教学几十年的老教师都连声称奇。这些孩子来到世上才刚刚几年或十几年,乳臭未干,可却以一手好字为其整个人生早早地打下了坚实的根基。于是,引起了记者的浓厚兴趣:“这群神童神字是谁教的?是哪位大师,或哪位教授?娃娃们写的又是哪种字体,学了多长时间,怎么会写的这么规整?”而通过记者对这些娃娃和家长的采访,其答案却让人神乎其神:他们的老师既不是大师,也不是教授。乃是苦练书法三十载,在万众创新的年代,大胆探索,敢为人先,为让孩子们写好字、写快字,千锤百炼并付诸于实践的“挂书牛”硬笔书法创始人牛海磊。这些娃娃最快的才学习了十多天的时间,便写得了一手好字。记者闻之,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如果这种硬笔书法能大面积的推广,那么,对这些孩子们以后的发展将不可估量。
本报特刊出记者跟踪采访本文主人公牛海磊之后所发来的报道,以飨读者。
“小学电脑阅卷,字应怎么写?老师经常拿俺孩子的作业、试卷给其他学生看。升初一后,新老师见了字,就想见学生,便特意点名,才认识了俺孩子晓萱。由于字好,印象分、卷面分都上去了。跟牛老师学写字,是俺孩子的福分。”
“俺徐冉跟牛老师学写字,一共也不过几节课,就把写字慢、写字歪的毛病给改过来了。现在上初二了,写得一手好字,每次考试,从没因写字扣过卷面分,还经常得到同学们的羡慕和老师的夸奖!”
“俺蕊蕊刚跟牛老师学写字时,抄《兰亭序》,大笔记本每行22个字,她抄一张要用一个半小时。学了牛老师的字后,再抄同样一张,仅用23分钟。还因为字写的好看被老师贴在墙上供同学们学习。”
“传统书法用笔,讲究起、行、顿、收等多种步骤。就说一个‘横’画的起笔。就分尖起、轻起、顿起等多个形态,且起笔后还要向右上方行笔,行笔末端再收笔。孩子们很难掌握。即使掌握了写字也很慢,无法去快速完成大量的作业。牛老师教的这种字,虽不属于那一派、哪一体,却很实用。“横摆竖拉,撇甩捺抓”等各种笔画口诀,孩子们一学就会,写作业快多了,也不潦草了。更有许多孩子在书法比赛中获奖。”
一提到牛海磊的硬笔书法,五年级学生杜晓萱的母亲朱素真、初二学生徐冉的母亲赵芬梅、六年级学生尹蕊蕊的母亲王霞、黄堽中学老师袁青等,都争着向记者介绍情况。
的确,多年来,孩子们的书包重、作业多,要求减负的呼声一直很高,可效果堪忧。久而久之,造成孩子们写作业常常到深更半夜还写不完。其作业量大固然是主因,可为了保证作业书写字体工整、卷面整洁而带来的“写字慢”,则是制约孩子们该睡眠时,不能睡眠;该活波时,又活波不起来的另一大原因。于是乎,社会上以赚钱为目的的各种书法班应运而生。但这些书法,大都属于艺术型、展览型的,其字参加书法评奖优势多多,可却无法解决中小学生又快又好写作业的问题。而此时,牛海磊的硬笔书法问世,应该说是上帝对孩子们的恩赐。与传统书法相比,牛海磊创新的这种字,虽从传统书法中汲取营养,但又不囿于传统。既不属于欧、颜、柳、赵等哪一流派,也不属于篆、隶、草、行、楷等任何一体,可却以其实用性极强的“又快又好”成为适于写作业专用字体——牛体。这种字给孩子们写作业插上了翅膀,成为书法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其如潮的口碑,一下子吸引记者走近牛海磊。
苦难逼迫:向写字要人生的丧父辍学苦孩子
年,牛海磊出生于菏泽城区一个住房漏雨、缺衣少食的特困家庭。一家四代十几口人,全靠其父亲在一家企业烧锅炉和母亲干理发的低微工资糊口。然而就这种窘境又被打破,父亲积劳成疾一病不起,继而撒手人寰,一家人的生活全靠母亲支撑。生性要强、绝不向困难低头的牛海磊,为减轻家庭负担,14岁上初一的他,就毅然辍学,接父亲的班,到一家宾馆当服务员。在填一些表格时,他的字近乎写不成个。再看工友们,有不少人以一手流利的钢笔字赢得一片喝彩时,他羡慕极了:既然上不起学了,那就练写字吧!牛海磊暗暗下定了决心。工友们下了班,有的下棋闲玩,有的喝酒吸烟聊天,他却悄悄买来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赵孟、庞中华等大家们的字帖,除上班干活外,他就像着了迷似的练字,白天、晚上通宵达旦。可母亲对牛海磊练字很不理解,说:“一天到晚瞎划拉有啥用?!不当吃、不当喝,又废纸、费力、费时、费电,一写多半夜,还得多吃几个馍。”对于母亲的唠叨,他根本就听不进去。母亲没办法,该睡觉时,就干脆把电灯拉灭。没办法,牛海磊只好假装睡觉,等到母亲睡着了,再偷偷爬起来,悄悄拉着灯拿出字帖练钢笔字。然而,练写字需要大量纸张,买不起呀。他就四处寻找破报纸。从宾馆里寻找客人用过的放进废纸篓里的牙刷牙膏的包装盒,一一拆开、装订在一起,一沓沓的。在工余时间找来古现代名人名著、毛主席诗词,再一一抄写,既练了字,又学习了文化。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后,牛海磊光荣应征入伍,他从部队写给宾馆领导的信函,不光内容感人,而且以超凡脱俗、精美整洁的钢笔字服人。老领导竟然又高兴又自豪地拿信函在全体员工大会上诵读,并将其信函在工友中传阅。
如痴如迷:深夜躲进军营厕所练字的兵哥哥
“哎呀,记者同志,小牛这个人可值得您好好写写。他入伍当通讯员发报纸、送文件。一次,他去我办公室送完报纸还仍然不走。站在我身后,竟聚精会神地看我写硬笔书法。我很好奇,问他爱写字吗?他说爱写字,却没有老师给指导,并渴望能拜我为师。我看这个年轻小战士淳朴、憨厚、真诚,拜师练字愿望迫切,并得知他有一定的基础,便欣然应允,当场就教他几手,没想到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一天晚上,我忙活完工作已是深夜,到营房厕所去解手,却发现厕所的一处隔断间里有动静,我很惊奇:“这深更半夜,距离营房较远的厕所应该没人来解手?!我轻轻开门一看,竟发现是前几天看我写字的小战士牛海磊,他双腿岔开、弓腰驼背地站在那里,俯着身子在一个破烂课桌上练习写字。啊,我一下子惊呆了!”
年6月8日下午5时许,早已从部队转业到广东佛山市工作的牛海磊的老营长徐国政,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谈到牛海磊的执着,滔滔不绝。讲起牛海磊“厕所练字”的故事,虽已经过去三十年,可这位老营长仍然记忆犹新。
记者闻听“厕所练字”这个词更是惊叹不已。西汉大学问家匡衡出身贫寒,却勤奋好学。但因家中没有蜡烛照明,而邻居家却有灯烛。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读书。从此,其“凿壁借光”的故事便被人们世代传颂。久而久之,又被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的精神。笔者作为老一代新闻工作者,从事新闻采访与写作将近半个世纪,对形容人刻苦执着、发奋学习读书,与“凿壁借光”相类似的故事典型,能讲述很多很多。但“厕所练字”,还真是第一次闻听。
部队作为一个培养人、教育人、武装人的大学校、大熔炉,怎能没有一个供战士学习写字的场所?还用得着去厕所练字吗?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找到牛海磊求证。牛海磊说:“若不是部队老营长讲起这个事,我早已遗忘的一干二净了。没当过兵的人很难想象部队的军容、军貌、内务条例等有多么的严苛:宿舍里住着一个班的战士,甭说房间里床铺被褥、设施用品、水壶茶缸等都必须摆放整齐划一,井然有序,就连床头柜子里的毛巾、牙刷、牙膏和杯子把朝向等都必须一模一样,其他任何多余的东西都不许有。哪有我存放笔墨纸砚文房四宝和练字的空间?再说部队一切行动听指挥,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叫干啥干啥,任何人不得违反。晚饭后的七点至十点是战士自由活动时间,被‘解放’的战士们或洗衣服、或洗澡、或理发,或去看电影、或去吹拉弹唱参加一些文体娱乐活动,而我则悄悄躲进厕所里的隔断间去练字了。”
在牛海磊当兵的四年间,他还种过菜、挑过粪、开过车、当过班长训过兵。他当兵所在地广州一带,夏天气温高达40多度,使其紧张的军营生活苦上加苦,严上加严。很长时间内,牛海磊连在厕所练字的条件都没有了。然而,他写字的执着和痴迷也恰恰在这种时候表现的更加突出。即使在农场种菜、挑粪的歇息时间,他在地头树下一坐,手里抓个草棒,从兜里掏出皱皱巴巴的字帖,就在地上划拉起来;开车拉货,其他战士卸车时,他将个硬纸片儿往方向盘上一放,哪怕仅有几分钟时间,也要写上几个字过过瘾。
货运苦力:拉运装卸创新硬笔书法的退伍兵
“我对牛海磊的印象太深了,这个人退伍分配到盐业公司就跟着我,他姓牛也像牛,能吃苦,干活特别有劲,拉运装卸盐包,一个人顶几个人出力。看上去人高马大像个粗人,可他写的字一出手,大家都惊呆了:“唰唰唰”,字贴上啥样,他啥样。写的又快又好,这怎么也不像粗人所为。
年6月10日,菏泽市盐业公司副总郝朝保,讲起牛海磊和他的硬笔书法,感慨万千,侃侃而谈。
现已调到菏泽市高新区行政审批局的牛海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无感慨的说:“我向写字要人生,已坚持了三十多年。在这个漫长的征程上,写字一直与磨难相伴、与出力受苦同行。在盐业公司的二十年,活儿很简单,一天到晚就是装盐、拉盐、运盐、卸盐。40多岁,正是“属驴”的年龄段,为了多挣钱养家糊口,我每天搬倒、装卸、拉运大盐包几十吨。有一次,盐运到目的地,卸车时对方要求将盐包扛上垛,码得整整齐齐,每包再给加点钱。我一咬牙,又出了一阵子力,给他们码上了垛。然而,好运气也一直与我相伴。原在宾馆当服务员,总经理一直支持我写字,时间上、场地上处处给我提供些方便;当兵进军营,我们的营长在写字上,又甘当我的启蒙老师。他言传身教,使我的硬笔书法更有长进;退伍进盐业公司,直接分管我的郝朝保经理,为了让我研发创新、适用于孩子们写作业专用的硬笔书法更上一层楼,专门安排我能自由支配时间的工作。所有这些,都是我写字人生一路前行的动力。”
又快又好:向孩子们送上实用管打的“挂书牛”
“从传统里进去,再从传统里出来,吸收众家之长,摒弃众家之短。写字看似用手,实则用心,悟出自己的东西。若别人研究书法艺术,我也跟在他们身后打转转,以自己浅薄的书法功底和别人论长短,就是再执着,哪怕是一天24小时练字,一年天练字,也不会超过他们,更不会超越那些书法大师大家们。然而,我虽然30年学习别人的书法艺术,却不是为了继承他、模仿他,而是为了在汲取颜体的结体平稳开张;欧体的内敛清秀挺拔;赵体的灵动俊朗飘逸等传统书法的特点优势,再从他们的行列里跳出来。由艺术型、展览型、比赛型向实用型转变。”
牛海磊向记者谈到他的写字人生,写字感悟,尤其是菏泽城区的诸多中小学生正热切地盼望着拜他为师,大家一传十、十传百地了解了牛海磊所发明的实用型、快捷型“挂书牛”硬笔书法后,纷纷中止了在社会上诸多硬笔书法班,专门找他学习时,牛海磊感动感慨之极。一种责任感、使命感油然而生。
为了更有利于学生快速学会自己创新的实用性型硬笔书法,多写作业,快写作业、写好作业,牛海磊在工作之余,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编印了他所创新的适于小学生及其家长理解、学习和练字的牛体(牛海磊称其为“挂书牛”硬笔书法)硬笔书法教材。
记者采访时,翻阅他编印的教材,方发现其匠心独具:他从孩子们初学写字的实际情况出发,首先教其写字先有个正确坐姿,即“上身与臀部、上臂与小臂、大腿与小腿的‘三个垂直’,并画图展示;接下来再从如何执笔、如何运笔、如何学笔画结构、如何通过形态辨虚实,通过节奏提速度,科学发力,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循善诱讲述。使孩子们易于接受,写有兴趣,书有所成。年初新冠疫情肆虐,学生在家上课,孩子上网学习。牛海磊更是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搞网上写字直播,长达几个月,无偿讲授。家长、学生感动之极。
俗话说,出水才看两腿泥。牛海磊苦心写字30年,为了孩子们写作业而练就的“挂书牛”硬笔书法,到底管打不管打?也只有让孩子写作业的实践和写字比赛获得的众多奖项来证明、来检验。正如本文开头及文中所讲,孩子、家长和老师给出的评价与认可,才是最权威、最高级别的评价与认可。”
夜以继日:教孩子又快又好写汉字的牛书记
“吕陵镇靳庄村第一书记牛海磊,抓党建促产业发展”
“第一书记领办合作社”
“第一书记精准把脉,根治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顽疾”
............
近两年来,菏泽日报、牡丹晚报、大众网、今日头条、学习强国、牡丹电视台等一些主流媒体,多次报道菏泽高新区驻吕陵镇靳庄村第一书记牛海磊的一系列先进事迹。
读完这一篇篇报道,记者震惊了:牛海磊岂止单单是一个执着于练字、写字,从一个丧父辍学的苦孩子到书法界名声鹊起,以其满满正能量撒向所曾经走过的企业、军营、机关、单位;他所创新成功的硬笔书法,成为许许多多孩子们盼望又快又好写作业、启迪孩子们聪明智慧、振兴教育的一大重器!而且在工作单位,他还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名好党员,一名走进农村、勇于担当、大刀阔斧抓党建、整班子、组建合作社,成为带领群众阔步走向新农村建设康庄大道的第一书记。他自年当第一书记短短三年来,为乡亲们办了大量好事实事:扶贫资金有了,街面修整了,下水道通了,路灯亮了,垃圾桶配上了,环境卫生好了,强有力的党支部建起来了,村风正了,民风纯了......
然而,牛海磊却并不满足,不忘初心,坚持最大化服务社会。白天,他作为第一书记,走进农村,甩开膀子大干;晚上回来,又是众多孩子和家长翘首以盼,教他们如何快写字、写好字的牛老师。
年5月30日,是个星期天。记者走进牛海磊一个教学点,发现他正利用星期天的时间教孩子们写字。这个约有四十多平方的房子里座无虚席。约30多个孩子和几位家长在认真听取牛海磊讲述其写作业专用硬笔书法的书写高招与技巧。为了不影响孩子和家长听课,记者在教室门外的走廊里和一位名叫马雪峰的家长聊了起来。记者向其询问孩子们能否学得会?写得好?他颇有感慨,说:“我的男孩子马一鸣,两年前上一年级,我就送来跟牛老师学写字。当时坐姿、拿笔姿势都不行,牛老师不长时间就给扳过来了。孩子学牛老师的字还学上瘾了。其他啥班都没报,他只认牛老师。如今,孩子写的字和字帖相比,快分不出上下了,经常被贴在墙上供其他同学学习。现在,学校考试都是电子阅卷了,若字不行,就识别不了,电脑就判错了。作文在考试中占的比重很大。我的一个侄子在考大学时,由于字不行,作文分拉低了;卷面分也吃亏不少。”
学生王振博的妈妈刘瑞巧告诉记者说:“牛老师教小孩写字特别有耐心、善心、爱心。跟他学写字的孩子虽然很多,而他坚持做到因人施教。不厌其烦地根据每个孩子学习成绩不同,性格不同等,写字基本功不同,坚持为每一个孩子的写字做点评,提要求。”
打开牛海磊和孩子及家长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3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