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钢笔 >> 钢笔介绍 >> 当代散文鲁院三题

当代散文鲁院三题

文/李新红

梦想的种子

我出生在上世纪70年代德州临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

父亲高小毕业,母亲大字不识,可我从记事起就特别喜欢看书,但在当时物资极其贫乏,不到上学的年龄无书可看。每到周末只得跑到比我大三岁的邻家姐姐家,看她从学校里带回的课本。那时我还不识字,只是喜欢课本里那一幅幅漂亮的图画和一行行散发着墨香的的文字。

到了上小学,我拥有了自己的课本。每天,我总是对着课本上的文字乐此不倦地一遍遍朗诵,有时还背诵给父母听。看到我沉浸在其中的认真小模样儿,父母总乐呵呵的表扬我。

一年冬闲季节,黄河流域地区组织技术人员到各县指挥村民在黄河沿岸清於筑坝,称之为“修河”。一些河工就分散居住在我们村子里的各家各户,而我家安排来的是德州市水利局的两位叔叔。

其中一位叫向华的叔叔正处于风华正茂的年龄,在我家新修的东屋住了很长时间,从秋后到将近春节。在城市长大见过世面的向华叔,空闲时喜欢讲外面精彩的故事给年幼好奇的我听。我每天放学第一件事,就是往向华叔屋里跑,缠着他给我讲故事。那些神奇好听的故事情节常常牵着我的想象走,让我时而眉头皱起,时而捂嘴大笑,时而冥思苦想,时而手舞足蹈……

有一次,向华叔给我带回来一本《故事会》。那五颜六色的封面让我无比惊喜,迫不及待地翻看着那些密密麻如同蚂蚁一样的小字和一副副栩栩如生的图片,识字不多的我乐得小脸蛋像一朵粉嘟嘟肆意开放的小花。要知道那年代能有一本《故事会》,在农村是很奢侈的事情,也是农村孩子想都不敢想的。那本《故事会》从此打开了我对世界遐想的大门,遇到不认识的字我就请教向华叔,他也总是不厌其烦地教我。

年底修河完工,向华叔也回到城里去了。但他仍然惦记着爱听故事的我。春节后开学前夕,他来探望我父母,特意带回来几本《故事会》、一只钢笔和一本塑料软皮的日记本,那是我第一次见到这么高档的笔记本和钢笔。看到我无比喜欢的样子,他让我把看过的觉得好的小故事,以讲故事的形式记录在日记本里,或者是每天把值得记录的人和事记在里面。向华叔还告诉我什么是日记,日记该如何写等,我都记在了心里,并认真照做,遇到不会写的字我就用拼音代替。

上了初中后,在坚持写日记的同时,我开始接触到了鲁迅先生的作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故乡》《孔乙己》等。这些文学作品让我对故事和文字更加痴迷,崇拜和仰望中,逐渐产生了追随文字的梦想。但那时,还仅仅是处于朦胧的萌芽状态……后来我到外地读书,毕业后回县城就业结婚生子,在千篇一律繁杂而又百无聊赖的工作和生活中,写日记这件事就中断了下来,但童年的梦想依然时隐时现。

一次,我无意中读到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顷刻间触动了我的内心,觉得随意虚掷的时光太多了,于是我又开始恢复了写日记的习惯,把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喜怒哀乐都记录下来,不分格式,也不管字数多少,记录在电脑上。每一次面对电脑屏幕倾诉过后,是整个身心的轻盈,就像脱掉了厚厚的棉衣,穿上了夏季心爱的白裙子,心情舒爽透亮无语言说。那种少年青年时追随文字的奇妙感觉又回来了。

我喜欢在孤独寂寞,身心疲惫,亦或夜深人静时打开电脑,翻看着一篇篇自己敲打的日记,感觉每一个字都有温度,会呼吸,是一个个活脱脱的生命。我们四目相对,促膝长谈,我们相拥,我们哭泣,犹如高山流水遇知音!让我在喧闹的尘世里,也能留一份宁静给自己;让我在生活的一地鸡毛里,也能寻找到幸福与快乐;让我在苦难挫折面前,也能拥有仰望星空的勇气和力量!

如今回想,或许,也正是这些零零碎碎的日记,为我日后的写作奠定了基础。

后来,在一位朋友的鼓励下,我开始尝试着动笔写作。没想到的是,我的第一篇处女作《我和我的母亲》,第二篇《一碗蝌蚪面》都顺利地刊登在了我们市的市级日报和晚报上。虽然是市级报纸,但是对于一个初次写作的人,已经算是天大的惊喜了。

随着文字的屡次上刊见报,我逐渐加入了文学组织,跟着参加一些文学活动。每次有活动时,总有同学提到鲁院,在谈到鲁院时,脸上的表情都充满了难以掩饰的兴奋和向往。到最后总是要加上一句:我今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去鲁院读高研班,如果真能实现这个愿望,哪怕成不了知名作家,已今生无憾。那时,我还是一个刚开始文学创作不久的新人,对鲁院这两个字没什么具体的概念,总是被他们搞得迷迷糊糊的。

鲁院真的有这么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鲁院,让这么多文学爱好者们憧憬膜拜?于是我带着好奇心在网上搜索鲁院的前世今生。原来鲁院成立于年,前身是由文化部和中国文联共同创办的中央文学研究所,是中国第一所也是唯一的一所专门培养作家的高等学府。曾在鲁院任教的著名人士有——茅盾、郭沫若、叶圣陶、老舍、贺敬之、丁玲、艾青、曹禺等,先后为国家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当代作家……

那刻,我惊呆了,感觉鲁院的文化底蕴,鲁院的文学气息,像颗璀璨夺目的珍珠,瞬间俘获了我的心……怪不得这么多文学爱好者谈到鲁院时,眼睛都熠熠生辉!

我慢慢地合上电脑,开始重新在心里埋下了一颗童年和青年时期就曾萌发过的梦想的种子——我要去鲁院,一定要去鲁院!但这种想法又不敢告诉任何人,怕别人嘲笑我天真和痴心妄想。同时一丝忧愁弥漫上心头,那么多的文学爱好者向往鲁院,要去鲁院又谈何容易?只有默默地努力,默默地读书,默默地写作,才能等待埋下的那颗种子生根和发芽,才能日积月累地一点点靠近梦想。

自从有了去鲁院读高研班的想法,我几乎戒掉了所有的社交。周末,别人在呼朋唤友、觥筹交错地欢聚之时,我却孤单地流连在小城的各个书屋里;别人利用节假日出去游山玩水、四处打卡之时,我却寂寞地埋首在厚厚的书卷中;别人把钱用来购买高档服装、名贵护肤品之时,我却只选择小店和最基础的护肤品,把省下来的钱换取一本本喜欢的书籍;别人在夜晚追剧或是酣睡之时,我却在书房里敲击着电脑的键盘……无论春夏,还是秋冬。有朋友不解地问我,你这样省吃俭用节衣缩食,都去买书,值吗?我坚定地回答——值!很值!因为,书籍带给我的快乐和充盈是任何物质享受都无法替代的。

尽管文学这条道路无比艰辛,但只要守得住孤独和寂寞,总会有云开见月明的时候。

辛勤的付出最终总算有了回报。

几年来,随着那两篇文章的发表,我的许多作品先后发表在省级纯文学报刊和一些文学网站上,荣幸地成为了山东省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第26届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获奖数次。

年,收集了我65篇原创作品的散文集《雪儿》在全国公开出版发行。这让我相信,天道酬勤,这世界不会辜负每一份努力和坚持,时光也不会怠慢每一个执着而勇敢的有心人!

年2月份,当我得知去鲁院读高研班,由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作家协会和中直系统文联作协推荐时,我咨询了文学界的一位前辈,他说,很难啊!每年只有一个名额,不过你可以通过你们公安文联推荐,得到了这位前辈的指点,我仿佛看到了远方那一点点微弱的亮光。

于是,我打开部里的网页下载表格,按照要求填写好,向全国公安文联提交了去鲁院的申请表,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

段时间手机时刻被我握在手里,只要电话一响,都满怀期望地快速接通电话,但每一次都是空欢喜一场。就在我即将放弃,抱着一切随缘的态度时,3月22日晚上,确切地说,是3月22日晚上7点15分,我正在书房里看书,突然惊喜地收到了单位领导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30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