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可以根治吗 http://m.39.net/pf/a_4793212.html△终结战争的超级武器
01一支钢笔
#时间:年9月2日#
年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和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向盟军投降。受降仪式安排在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举行。驻日盟军司令道格拉斯· 代表盟军签署受降文件。
△密苏里号上的受降仪式事先准备了5支派克钢笔用于签字仪式。之所以这样安排,是他要将这些书写历史的钢笔分送给不同的组织和个人。第2支笔他送给了英军司令珀西瓦尔,第3支笔送给了美国政府档案馆,第4支笔送给了美国西点军校,第5支笔送给了妻子吉恩,而第1支笔他赠给了美军中将温赖特。
温赖特,全名乔纳森·温莱特,年8月23日出生于军人世家,后毕业于西点军校。对于国人来说,他并不像隆美尔、古德里安、朱可夫、蒙哥马利、巴顿等我们所熟知的那些名将一样有名。但在美国,他被奉为战争英雄。
△乔纳森·温莱特(-)他是指挥过什么经典战役或扭转乾坤的战局吗?并没有。而且,准确的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不久,他就再没有出现在战场上。那他为什么被奉为英雄?
因为,投降。
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第二天,日军开始进攻菲律宾。当时, 是美国远东军司令,温赖特是他的副手。由于兵力悬殊和缺乏支援,马尼拉失守,美军迅速将防御收缩至巴丹半岛。
▲巴丹半岛示意图为了避免让 成为俘虏,罗斯福总统和马歇尔参谋长多次发电催促其赶赴澳大利亚就任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司令,指挥该区盟军作战。年3月11日, 将指挥权交给温赖特。临走前,他还留给温赖特一包雪茄和两罐刮胡膏。而温赖特也向 承诺,要坚持抵抗,等待盟军反攻。
两个月后,已晋升为陆军中将的温赖特在给华盛顿发送完 一封电报后,向日军缴械投降。他认为在败局已定的形势下,自己的决定可以挽救数万士兵的生命。因此,在此后的三年半里,温赖特中将和他曾经指挥过的9万名士兵过起了标准的战俘生活。
△日军设置的战俘营(复原)02战后重建
#时间:年代#
随着太平洋战场的开辟,日本的战线越拉越长,资源储备迅速捉襟见肘。一般情况下,当国家处于战时状态,经济政策会更强调国家对各项资源的统筹与调配。二战中,美国、苏联等参战国都在当时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调控能力。
△日军偷袭珍珠港日本也不例外。一方面,战争扩大加速消耗物资;另一方面,与其他国家相比,日本既缺乏战略纵深,又资源匮乏。所以,主战派官员迫切希望政府可以全面深入地统筹国家经济,为战争输血。
年,《日本国家总动员法》颁布。年,日本正式确立了战时体制的经济路线。年,主张国家统筹的岸信介在东条英机组阁的政府中出任商工大臣,全面推进政府统筹的经济政策。生产、生活、收入、消费等涉及衣食住行的方面都由国家限额配给。
△左一为岸信介,左二为日本现任首相安倍晋三。按照中国北方民间的叫法,岸信介是安倍的姥爷。所以,我们当着安倍的面提起岸信介的时候,总是以这样的话开始:你姥爷的.....
日本学界把这种以国家统筹为核心特色的经济体制被称为「体制」。
二战以后,虽然美国在政治、军事等领域深度介入日本事务,并推进改革,但在经济领域的干预十分有限。此外,由于美国的包庇,身为甲级战犯的岸信介还曾于年2月至年6月期间出任日本首相。因此,日本战后的经济体制和战前是一脉相承的,体制仍然是战后日本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日本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统筹管理表现在各个方面。
在日本企业界,融资的主要方式是以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为主,而不是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债券或股份直接融资。反映到金融体系里的结果就是银行业相比证券业拥有 的优势。
在金融机构管理方面,日本严格限制金融牌照的发放。新设立或注销金融机构都非常困难。在利率方面,金融机构开展业务时的存贷款利率都由政府指导。在汇率方面,战后日本实行了外汇管制制度,资金的出入境都需要经过审批,限额也受到管制。
可以看出,日本政府对于金融市场具有非常大的影响能力,很容易通过调整政策来调控、引导资金的流向。
二战后,全世界范围的战后重建都会优先建设重工业,如钢铁、电力、石油、交通等等。但重工业对资金要求比较大,投资周期长,需要很多年才能产生回报。如果金融体系以直接融资为主,或者放开市场全面竞争,那么资本往往会青睐赚钱更快的轻工业或服务业,不会优先选择重资产的重工业企业。
而日本政府由于对金融体系有很强的影响能力,就可以通过优惠利率、增加贷款额度,甚至由国家直接投资成立国家持股企业的方式来引导资金流向重工业领域,优先促进重工业的发展。
一大批重工业企业在政府的扶植下迅速崛起,比如从事冶炼的日铁,生产汽车的丰田,从事矿业的日立,从事电力的东芝等等。日本产业格局形成的背后都少不了日本政府通过金融政策施加影响的影子。
△日立挖掘机日本战后的政治体制虽然深受美国的影响,在经济体系却与英美等以市场为主导的经济体系有很大不同。日本的经济体系更像是一种国家统筹的市场经济。
体制让政府可以充分引导产业政策优先建设那些见效慢,但是利在千秋的产业,进而让日本缩短了工业化进程所需的时间,实现了高速发展。
如今,日本发达的有轨交通系统, 的汽车工业,先进高效的冶炼技术,都是从战后就着手优先发展的。
经过二十几年的努力,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段迅速恢复并大力发展的结果被称为「日本经济奇迹」。
△日本新干线03泡沫与反思
#时间:年代#
日本成功崛起以后,经济高速发展的态势却没能一直持续。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日本经济开始陷入漫长的停滞期,直到今天依然增长缓慢。这段时期被称为「失去的二十年」。
既然体制曾帮助日本崛起,那后来是不是因为日本政府改弦更张才陷入了长期的停滞呢?日本的学者恰恰不这么认为。以野口悠纪雄为代表的学者认为让日本陷入停滞的很可能就是对体制的迷信与坚持贯彻。
△日本经济学家野口悠纪雄日本发展的同时,世界格局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军事和政治方面,美苏成为世界的两极;在经济方面,美国一骑绝尘, 世界其他各国。随着日本经济体量的增长,日美之间的关系也由最初的依赖变为合作与竞争。
有竞争,就会有摩擦。美日之间的摩擦主要来自贸易。日本商品出口越来越多,美国对日本的贸易赤字也越来越大。日本进口会击垮美国企业这种说法在成就了日本自豪感的同时,也制造了美国的危机感。进而,原本是经济问题的贸易赤字很快就演变成了政治问题。
日本战后的经济恢复与发展主要依靠劳动密集型模式。纺织行业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代表自然率先出现了贸易摩擦。但这时的贸易摩擦主要还是经济问题。后来,随着日本重工业化的推进,制造工艺和效率的不断提高。贸易摩擦开始扩大到钢铁铸造等工业领域。
△日本旧时纺织厂到了八十年代,随着日本的半导体、机电行业、整车制造行业都实现了质的飞跃,贸易摩擦开始迅速扩大到半导体制造和汽车制造这些高端制造领域。特别在汽车制造方面直接冲击了美国通用、福特、克莱斯勒这些传统制造业巨头。以汽车贸易摩擦为代表的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贸易争端开始成为美日之间巨大的政治问题。
贸易摩擦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广场协议》最终签署。此后,日元和德国马克步入升值轨道。以日元为例,汇率从1美元兑换日元一直飙升到兑换日元左右的水平。日本的出口经济因此受到了巨大冲击。
体制的重要特点是国家对宏观经济政策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和调控能力,但是面对骤变的市场环境,政策反应往往跟不上环境变化的速度。政策制定的时间和推行的效率都难以把握。
为了应对日元迅速升值,日本央行实施降息,加以对冲。但是这次持续六年的货币宽松环境却为泡沫经济种下了祸根。
为了缓和贸易摩擦,日本逐渐放开一些在金融领域的管制,开始阶段性推进金融自由化和市场化。同时配合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低利率以刺激经济。一方面,拓宽多渠道融资的方式;另一方面,降低融资成本。
这本来是刺激经济的常规政策,但股票、债券、信托、基金、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投融资渠道的打开,让参与投资和融资越来越容易。借钱投资和借鸡生蛋的观念开始流行起来。利率长期维持在低位的宽松政策,也让社会的投资情绪被不断刺激。
让政府始料未及的是,无论企业还是个人,都越来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2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