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喜欢唱反调的人我是一个喜欢唱反调的人,大家都看好的股票我通常很少去看,当然也有例外。今天中国平安和招商银行都成了大众情人,但我买入那会儿他们还都是大烂臭。包括老板电器和格力电器我都买过,当年也都是被嘲笑的对象。不过也不是每次逆向投资都成功,比如最近的一年,^_^,见笑了。怎么都是十倍股好几个人都和我说:你这个文章标题怎么这么夸张,全都是十倍股,哪有那么多十倍股!我承认,标题是有点不低调,但我却并没有故意要夸张。因为我本身就认为它们有10倍的空间。我选股的标准本就是10倍空间,期望是3倍以上的收益。你不必过分纠结于到底是10倍还是8倍,因为这些都是估计出来的,本身就不准。我在意的是它的空间很大而已。我不知道为什么总有一些人说,那些好股都是事后才知道,事前没有人能预测。还有人拿这话来教育我:你别再忽悠人了。首先,我没向任何人荐股,也因此不存在忽悠谁的问题。其次,我的所有分析都有数据和分析过程。投资需要独立思考,如果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那我觉得还是别在股票市场的好。主要选股思路我的选股思路很简单。首先是行业要稳定或稳步发展,不能是夕阳产业;其次是营业收入和利润有较大提升空间;第三是估值要在低位。对于行业发展,其实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需要数据加个人判断。比如对于电动车是否完全替代燃油车,我就有不同观点。我认为替代不了,也因此认为燃油车市场会长期稳定存在。有些人则认为电动车会占领世界。所以说到底,炒股并不是通过简单罗列数字就能成功的活。对于营业收入和利润是否有提升空间,这涉及的内容也很多。涉及到市场需求的变化,涉及到行业本身的发函,也涉及到公司内外部的环境。归根结底,你是要分析未来数年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我觉得一个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能够在市场中生存并持续创造利润的能力。投资股票最终我们要的还是利润,不是别的。所以我对核心竞争力的分析,最终会落在未来的利润创造能力上。估值其实以前两者分析为前提。你只有当知道这家公司未来能创造多少利润时,才能知道它到底值多少钱,在多少钱以下买入更划算。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也因此在你估算的合理估值之下再打个折扣是合适的。这也是我为什么总是说要看十倍空间,做三倍打算的原因。奢侈品的市场到底有多大顺着上面的第一点,我今天聊聊奢侈品市场空间的问题。我说一下我的基本出发点:各国家虽然有其特殊国情,但从长期的角度来说,其奢侈品的销售比例会与其国民财富在全球的比例相当。在讨论奢侈品之前,有必要先来说一下定义。从百度百科上搜到的奢侈品的定义是:奢侈品(Luxury)在国际上被定义为“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称为非生活必需品。百度百科对奢侈品的分类为12类。1.时装和皮具,2.游艇,3.汽车和摩托车,4.珠宝和腕表,5.钢笔,6.香水和化妆品,7.葡萄酒,8.家具和家纺,9.厨具、餐具和瓷器,10.物件设计,11.豪华酒店,12.手机和电脑。但按我的感觉,全世界范围内对于奢侈品应该没有统一的定义,在此基础上再讨论奢侈品的生意到底能有多大就是去了基础。不过,我还是试图从普遍共识和中国特色两个角度来考虑一下这个问题。先看一下统计到的全球奢侈品销售总额。从这张图可以看到,全球奢侈品市场规模在年为亿欧元,其中中国占了1/3。亿欧元折合人民币为亿元,中国为亿元。这个数额为个人奢侈品销售额。专家又出来预测了,这是预测到年的情况,中国的奢侈品销售额会达到美国的2.7倍,欧洲的3.3倍。而年除中国外全世界的奢侈品销售额为亿欧元。也就是说,专家预测如果准确,那么5年后中国的个人奢侈品的销售额就会与中国之外的全球销售额相同。这样的比例,让我很不安。也让我对未来的中国奢侈品市场看淡。下面还有一张图。这张图与上一张的个人奢侈品销售额是一致的,但又增加了一些其他的种类,我们从中看到酒类大约为亿欧元,折合人民币亿,高档食品大约为亿欧元,折合人民币亿。年LVMH,也就是那个著名的奢侈品品牌LV的母公司,全年销售额为亿欧元,其中酒类占了51.4亿欧元。但这个销售额为厂家销售额,实际零售额我们按照翻倍计算,这样LVMH的奢侈品酒大约占了全球奢侈品酒类的20%。我们再来看一下贵州茅台的销售额:再来看一下五粮液的:两家公司加起来占了亿元。贵州茅台当前的出厂价为元,很多人都说市场价为2元,前几天我看到京东上卖元,刚看了看貌似降到元了。我们按照1:2.5的比例来统一计算,贵州茅台加五粮液的零售额为亿元。全世界奢侈品酒的总销售额为亿元,中国的贵州茅台和五粮液的零售额就达到了接近0亿。但你认为只有贵州茅台和五粮液才能达到奢侈品酒的标准吗?国外奢侈品酒的标准显然比中国要低太多。这全球范围销售的亿的奢侈品白酒,很大一部分还是被中国人买走的。即便从最保守的角度来考虑,中国人在奢侈品酒上的购买力顶的上全世界了。很多人此时要说中国的特殊国情了。在一定阶段之内,或许是的。但我要基于长期的确定性来投资。这一反常的比例会让我对未来找不到确定性。前面我们提到了高档食品的全球销售额为亿元,我不知道这些里面中国占了多大比例,又包括了哪些食品。不过中国饮食文化如此发达,在其他领域都占全球半数的情况下,中国在高档食品领域占据一半并不是难事。这就完了?我们再来看几个中国特色的高档食品。首先看一下燕窝。下面是两种燕窝的市场价格。其实我搞不懂疏盏和密盏的区别,姑且按一家一半来计算,均价为12元/千克,每吨为万,一年销售额为亿元。再来看一下阿胶。阿胶中东阿阿胶占了41%。下面的营业收入中,只有东阿阿胶主要以阿胶为收入,按73亿的销售额,41%的市场份额,得到中国阿胶的销售额为亿元。再来看看虫草。仅以上三种中国特色的高端食品加起来,就有亿元。我们还有各种高端的茶叶、人参、鹿茸、藏红花之类的也就不说了。其实仅仅从上面的数据你大体也能知道,中国的高端食品的销售额,也不会低于全球的一半。中国的钢铁产量占据世界一半,中国的水泥产量占据世界一半,中国猪肉产量占据世界一半。最后,中国的奢侈品消费量也占据世界的一半。如果说这个一半是以后的合理比例的话,其实也说明后续的增长速度会与全球速度相当。而你需要将注意力集中在行业龙头之中,而不是整个行业继续飙升。而如果这个比例太高了,那后续的增长速度还要慢于全球,甚至走向萎缩。那么这种靠行业增长获得利润增长的公司就更值得警惕了。对于免税生意,从静态的角度来考虑,这个行业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未来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如果从财富与奢侈品消费比重匹配的角度,这种空间增长就没有那么美好。总体而言我觉得中国国旅或许更有看点,而上海机场相对吸引力低一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9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