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钢笔 >> 钢笔优势 >> 杨志明钢笔绘遗韵

杨志明钢笔绘遗韵

治疗白癜风的费用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zn_bjzkbdfyy/

张家口新闻网讯“巷口古柳穿紫燕,淡烟流水好街坊。春归翠陌勤谨日,磨盘南瓜垂院墙。南北城壕傍城墙……”年,杨志明的第一本钢笔画册《府城遗韵》成集。这本画册是他踏遍古城宣化,把古城宣化城区最后的古民宅、老街巷、古建筑用钢笔画留了下来。使得这本画册有了不寻常的文化价值。

杨志明的钢笔画中,大部分是画建筑的,但他并非完全承袭西方建筑钢笔画的特有技法。在他骨子里还是受中国画工笔与写意的影响,在风物真实的基础上呈现出的历史美感、主题意义,颇有震撼力。

钢笔画,是通过点和线的组合来表现不同的明暗块,组成画面的整体色调和层次。他对轻重的用法,疏密的调动,光的植入与原始感受。《后府街31号院》《镇朔楼》《观桥东街》……如果你大量浏览他的钢笔画,如果你记忆的长河里还保持着一种怀旧的情感,那么,许多画幅都带有抢救者的打捞和现时记录的悲悯与珍惜,体现了一座古城历史变迁的文化力量。

时隔数载,杨志明的第二本钢笔画册《风流代蔚》近日问世。这期间,他在蔚州平方公里的古老大地上以双腿为羽翼,跋涉个村庄,依然把笔触放在历史遗留的风貌上。对家乡的眷恋情怀,使他对蔚县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处院落,每一座堡门,每一处夯土墙都有感悟,他用画笔,抢救性地、真实地记录下家乡更多的历史和回忆。他虽小时离蔚,却对给予他生命的蔚县有着浓郁的故乡情结,被故乡的山水、古建、人文深深地吸引着。

杨志明是一位地方文化的挚爱者,从《府城遗韵》到《风流代蔚》,可以窥见出他对宣蔚两地历史文化的寻觅之切。

杨志明十几年如一日,在艺术追求的途中,如饥似渴地画着钢笔画。他坚定地相信自己的这份情怀,没有放弃自己的纯善、朴素与倔强。

杨志明,男,宣化钢铁公司退休工人。祖籍蔚县,年出生于蔚县大固城村。幼随父母迁居宣化。少小时喜画,青壮时喜文,退休后自学中国画和钢笔画。现为张家口市国画艺委会会员,河北省传统文化研究会会员,中国钢笔画联盟会员。钢笔画作品曾连续五届入选“全国钢笔画大展”并获奖,多幅作品刊载《美术报》《鉴藏》等报刊。

(记者郝莹玉)

编辑:帆帆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90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