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是怎么样 http://m.39.net/pf/a_5131646.html
1、竖钩
中锋直下行笔,至下端略顿后提起,向左方出钩,钩需短而有力。见“野”、“转”、“珠”三字。
2、横折竖钩
横画和竖钩相接处,或用转法,呈圆形;或用折法,呈方形。竖钩部分或向右凸,和左边笔画形成相向之势;或向左凸,和左边笔画形成相背之势。钩部或长或短,或平或斜,应视结体需要而定。见“同”、“烛”、“朝”三字。
3、横折短竖钩
竖钩部分较短,下段略向左斜,出钩短而见力。横折短竖钩应和左边竖画相对应,一般左短右长,左直右斜,左细右粗。见“高”、“而”、“伦”、“雨”、“万”五个字。
4、蟹爪钩
出钩时,先提起向左一挫,然后出锋,须全力注往笔尖,古人比作以脚尖踢物,非常形象。此钩有两折,比一般钩法多一折。见“珠”、“子”、“寺”三字。
5、圆钩
用提笔圆转法写钩,成弧曲形,须圆润而见力度,切不可绵软轻飘。圆钩多用于横折短竖钩。见“内”、“端”、“力”、“而”四字。
6、平钩
竖画至下端稍驻笔后向左方出钩,钩稍长,锋锐利,取平势。左边笔画少者,可补其空疏之处,使之充实。见“序”、“承”、“则”三字。
7、斜钩
向左下方出钩,取斜势,见“身”、“林”、“拯”三字。
8、右向钩
右向钩一般写在字的左边或者下面,竖画部分略呈弧曲之形,出钩向右,对准右边的笔画。钩的长短视右边笔画而定。见“长”、“朗”、“褒”三字。
9、横钩
横钩多用在宝盖头和秃宝盖。横画部分左低右高,用含提按、起伏变化。钩或用折法写,呈方形,如“空”、“寂”二字;或用转法写,呈弧形,如“露”字。
10、卧钩
露锋起笔,向右下方行笔,边行边按,至右端稍驻笔后,向左上方出钩,极用力,钩尖直对字心。卧钩上段较直,下段较曲,取平势。见“心”、“慈”、“悲”、“思”、“忽”五个字。
11、浅钩
露锋起笔,露锋收笔,中段用力较重,故较粗。行笔宜快,笔画要圆润、灵动。此钩应顺应笔势而出,否则易显得别扭,见“见”、“现”、“境”等字。
12、浮鹅钩
需用中锋缓慢行笔,转折处要婉转,底部取平势。见“翘”、“尧”、“苞”等字。转折较快则笔画偏扁。底部不平,则向右上翘起,这些都是应该引起书写者注意的问题。
13、折钩
从竖画转笔写横画,由横画折锋出钩。折钩为末笔,和下一个字相映带。钩尖直对下一个字的起笔处,用折钩能够使上下字的气势更加贯通。见“化”、“能”、“区”、“比”、“宅”等字。
14、钩的变化
两钩并列,应有变化,不可雷同。“将”字,左边用斜钩,右边用平钩。“前”字本有左右两钩,现将右钩省略。“昏”字左用斜钩,右用圆钩。“翻”“朗”、“精”三字也各有两个钩,写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