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城市经济版图,正在发生百年未有的大变局。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北京亿对上海亿,以仅仅3亿的微弱优势赶超上海,成为新的中国GDP“第一城”。
虽然这中间不乏疫情等突发因素,特别是二季度,由于上海实施“全域静态管理”,不少经济活动近乎停摆,如果全年看上海大概率仍是第一;但如果把时间轴拉长就会发现,改革开放以来的40多年里,北京跟上海的差距,其实一直在稳步缩小。
年时,上海GDP是北京的2.5倍。之后有所回落,但直到年以前,上海的经济总量一直维持在北京的2倍以上。~年,上海对北京的优势逐步降低至1.5倍。进入21世纪后,又一路从1.4倍降低至1.07倍。
北京凭什么能拉近和上海的距离?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得搞清楚另一个问题:上海,作为一座年才开埠的年轻城市,何以能够稳坐内地“第一城”近两百年?
很多朋友可能知道,在上海开埠以前,明清两朝几百年里,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是被曹雪芹称为“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的苏州。但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以及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门的逐渐打开,上海得天独厚,甚至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地理区位,便凸显了出来。
上海的地理区位到底有多牛呢?如果我们把中国漫长的海岸线比作一张弓,把长江比作一支箭,那么弯弓搭箭之处,就是上海。
上海不仅拥有整个长江流域接近半壁中国的广阔腹地,而且扼守中国海岸线的中点,背靠富庶的长三角,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点,从当年鸦片战争后英国人最初想割让舟山,被道光皇帝一口回绝,最后给了香港这桩陈年旧事,就能看出端倪。当然,舟山的问题和宁波一样,有港口没腹地,重要性比起上海,还是差了一大截。
不只是舟山,和上海相比,广州、深圳太靠南,经济上可以很发达,但影响力却难以辐射全国。而青岛、大连,尤其是天津,虽然靠近京畿重地,但多为交通末梢,腹地范围有限,且缺乏类似长三角这样的富庶之地作为支撑。
所以我曾“预言”,如果未来中国出现一座城市取代上海,就像当初上海取代苏州、苏州取代扬州,那么它只可能位于上海更东面的“新长江入海口”,要么是现在的临港滴水湖新城,要么还在如今的海里。
扯远了,言归正传。虽然开埠是近代上海历史的开端,但真正助力上海崛起的“功臣”,却是国人自己——为期十多年的“洪杨之乱”,在造成江南十室九空的同时,也使得上海因为大量江南富户的涌入而一举逆袭,取代苏州,成为中国新的经济中心。
类似的剧本,后来在香港身上又重演了一遍。直到上世纪90年代浦东大开发后,上海重新崛起,两者攻守之势才又一次翻转。但这些都是后话,而且也不影响上海在内地的“第一城”地位。
民国时候就不用说了,虽然国民政府定都南京,但央行等机构却设在沪上,由此奠定了上海作为中国乃至远东金融中心的江湖地位。别说香港不能比,东京在上海面前都瑟瑟发抖。至于对内地其他大城市,上海更是如珠穆朗玛峰对五岳般的存在。
以年为例,有人曾估算,那一年上海的GDP是22.74亿,而第二名天津直接掉到6.84亿,之后的南京(3.09亿)、青岛(2.87亿)、无锡(2.53亿)、武汉(2.08亿)、重庆(1.97亿)等,更是不足5亿。上海站在这帮兄弟城市中间,不说是鹤立鸡群吧,起码也是“人中姚明”。
哪怕到了年以后,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虽然令上海曾经引以为傲的金融优势被几乎扫平殆尽,但它还是凭借雄厚的工业实力继续领跑全国。
这里就不摆大数据了,想想那时候全国人民的衣食住行吧:骑的是永久、凤凰牌自行车,戴的是上海牌手表,脸上抹的是百雀羚,学生写作业用的是中华牌铅笔、英雄牌钢笔,零食吃的是光明牌冷饮和大白兔奶糖——不仅中国人爱吃,据说当年尼克松访华的先遣队因为太喜欢大白兔奶糖,临走前,竟连糖纸也要一起打包带走,最后中国政府特批送给他们每人十斤!
正是因为上海在中国经济版图中的极端重要性,邓小平晚年才会对浦东开发晚了这事耿耿于怀。而与上海的熠熠生辉不同,北京在近代中国经济史上,一度是个默默无闻的存在。
如果论区位、禀赋,北方地区排名第一的应该要数天津。
这点,光听它的名字——“天子津门”,就能感受一二。天津,不仅地处华北最重要的河流——海河出海口,是整个环渤海湾区的地理中心。当初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设想的北方大港,就选址在天津大沽口到秦皇岛之间的海岸岬角上。而且其附近,还坐落着著名的开滦煤矿。
物阜加地利,所以近代以来,天津一直是北方的工商业和经济中心。九国租界里,更是不知道住过多少位来自京城的下野寓公,上演了多少出晚清大戏和民国风云。
不只在北方称雄,从民国时代的“上青天”组合,到建国之初的三大直辖市,天津也是唯一一座能够始终与上海齐名的城市。后来开发滨海新区,也是奔着把天津打造为北方经济中心的目的去的。反倒是“帝都”,一直以来并不以经济作为主要的城市功能。所以按道理来讲,挑战上海“第一城”的应该是天津,而不是北京才对。
但那句话怎么说的:打败你的不是对手,颠覆你的不是同行。改革开放以来北京的快速崛起,靠的就是不走寻常路。其他城市说我底蕴深厚,北京说我是首都;其他城市说我区位独特,北京说我是首都;其他城市说我工业发达,北京说我是首都……首都,就是北京最大的竞争力。
首都者,首要之都也。想想越来越强大的央企、六大国有商业银行中的五家、众多一流名校和国家级科研机构,等等,都在这里,哪里是一般城市可比的。
北京的地位也是历史形成的。从地图上看,北京位于农耕和游牧两大区域的交汇处,同时又扼守满蒙入关的门户,找遍全中国,北京是唯一一座能够控制住整个三北,也就是华北、东北、西北,进而统摄天下的城市。这也是为什么唐宋以后,随着蒙古、满洲、回疆等北方民族地区逐渐并入中华版图,元明清历代王朝都将龙庭安在北京,而不再是身处内陆汉地的西安、洛阳等故都的原因。
从经济的角度来说,首都设在北京,对于促进北方经济发展,避免资源进一步流向南方,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特别是在当前南强北弱趋势越来越明显的大背景下,北京平衡南北的定海神针作用愈发明显。
事实上,依靠首都的政治优势,而发展成为经济中心,这是全世界各国的通例。无论是奥地利、匈牙利、罗马尼亚等中小国家,还是英法这些老牌强国,无一不都是首都独大的。
读19世纪的法国小说,经常会看到一个词:外省人——泛指老巴黎上三(色)旗以外,所有其他地方的法国人。两者平行存在,折叠法国,巴黎的超然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即便是华盛顿,也不是一些网友想象中的“小而美”。相反,做了两百多年美国首都后,如今的华盛顿,已经发展成为仅次于纽约、洛杉矶、芝加哥、休斯顿的全美第五大都会区,和北美第二大金融中心。而其强势崛起的第一推动力,就来自政府的购买服务。
正如《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文章《华盛顿的黄金年代》中写道:“政府外包的迅猛发展已经令国会山的联邦资金大量涌向首都环线两边明亮可鉴的高楼大厦。”
回到北京,情况同样如此。作为首都的资源集聚,只要想转化,都能成为经济优势。
前面曾提到,上海借助长江航道,腹地涵盖了半个中国。虽然至今水路船舶依然是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但就运量而言,公路才是大头。公路网络中心节点的重要性,已经超过了船舶航运枢纽。
而根据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近日发布的《国家公路网规划》,国家高速公路网由“7射、11纵、18横”等路线组成,其中的“7射”,即7条首都放射线,是国家高速公路网的主心骨;普通国道网由“12射、47纵、60横”等路线组成,其中“12射”即12条首都放射线,也是重中之重的存在。
如果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是句民谚,那么条条大路通北京,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借助这些交通血管,全国各地的资源也源源不断流入首都。所以,作为首都资源和各地资源流转中枢的北京,经济崛起是必然的。
从首都的角度理解北京,很多经济现象就会想得通一点。
以中国之大,从经济体量看,应该会有几个大的中心。上海只是其一。
晚清民国时期,中国的城市化处于起步阶段,城市人口总量有限,城市规模也普遍较小。根据年的统计数据,抗战爆发前,全国人口超过20万的城市总共有27座,超过百万的有6座,分别为上海、北京、武汉(三镇合计)、广州、天津和南京。其中人口最多的上海为万(按照最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勉强够得上Ⅰ型大城市)。可见那时的“中心”也是东部、北部、中部、南部都有。
经过近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城市化的狂飙突进,中华大地上崛起了一大批特大甚至超大城市,形成多中心的局面。它们在很多方面都对上海发起了挑战,比如苏州的工业产值已超过上海,而北京的三产服务业总量也领先上海。
相比当年的一城独大,像现在这样上海、北京两超称霸,后面一堆强市你追我赶的竞争格局,对于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向前发展,无疑更为有利。
但上海的江湖地位还是独树一帜的。上海之于中国最重要的价值,可能不是体量(当然体量也很重要),而是功能。根据中央对于上海的城市定位,上海的五大中心——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几乎都跟服务全局的经济功能有关,而且都是国际性的。而定位为全国政治、文化、国际交往和科技创新中心的北京,则正在努力疏解非首都功能,包括雄安的建设和央企的外迁。
在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上,上海也走在中国最前沿,可以说是国际投资者首先想到的中国城市。
有人说,这次北京GDP赶超上海,只是期中考的暂时领先,年终数据才是关键。不过谁也无法预测,下半年疫情会如何走向,上海到底能否走出阴霾,重新夺回“第一城”宝座。
只是考虑到京沪不同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定位,有一点或许还是可以确定的,即,未来上海仍将是中国的经济中心,而这才是最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