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2
年
大家好,我是宣讲人赵庆,来自太原市迎泽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今天让我们一起重温年。年12月11日,历经15年的漫长谈判,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经济驶入了快车道,中国发展进入了新天地。
回望来路,入世谈判可谓是一场漫长而艰难的较量。一方面谈判涉及的内容多、范围广、难度大。另一方面谈判中各种因素错综复杂,局势变化快,双方需要在有限的时间节点建立互信,达成共识,调整立场,制定出双赢的谈判成果。
后来,时任欧盟代表团团长德佩尔给中国入世谈判首席代表龙永图讲了一个有意思的故事,欧盟一直到年还不知道中国到底有没有下决心要加入世贸组织;国内是否形成一致意见;中国是否愿意,能否完成这项史无前例的工程,这些对于他们都还是悬念。但他们后来听到一个消息,说中国在日内瓦湖边买了很大一块儿地,准备要建中国驻日内瓦代表团的办公室。得到这个消息他们非常兴奋,他们的解读是中国既然把地都买了,肯定国内已经同意解决入世的问题,剩下的可能只是时间问题了,由此他们吃了一颗定心丸。双方的互信基础就这样在接触和交往中点滴积累,逐渐形成。从尘封的往事,历史的细节中我们能感受到中国入世谈判的艰辛和不易。
从年开始,带着MadeinChina标签的中国制造开始行销全球,中国制造业开始融入世界。入世第一个十年,中国的全球经济排名由第六跃升至第二,财政收入年均增幅近20%,外汇储备增长近13倍,中国城市化率达到50%,两亿多人摆脱贫困。
加入世贸倒逼了国内相关产业的改革。年成为了中国汽车元年,汽车产业由曾经的封闭的产业,逐渐成为开放的产业。可以说,加入世贸实现了中国普通家庭拥有汽车的梦想。
年3月“大英博物馆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这来自海外的件展品,是从多万件藏品中精选而出,旨在用文物呈现不同文明之间的共性,探求文明之间相互交融、彼此影响的历史。按照惯例,所在地博物馆会提供第件展品来回应主题与之成趣。为此国家博物馆挑选了“年宣布中国重返世贸组织(WTO)的木槌和中国重返世贸组织的签字笔”作为第件展品。
这看起来并不起眼的钢笔和木槌,对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对于世界经济一体化是意义深远的特别文物。世贸组织前总干事拉米先生曾这样评价“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载入史册的重要事件,是开放、竞争和经济一体化带来双赢的典型例子”。
入世,意味着中国拥抱整个世界,与其他国家使用相同的“经济语言”,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它是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的体现。它所展现的拥抱开放的自信,理性务实的睿智,和“以改革促进开放、以开放倒逼改革”的决心,必将继续指引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