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家郑华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xbdf/
信息来源于:蒲成新
年6月16日参加成都市老协诗书画专业活动,活动由曾至诚老师主持,蒲成新主讲《浅谈钢笔画与中国画的融合》。
蒲成新老师近照当天参加诗书画专业活动的人有书法、诗词、绘画及摄影的老师们。本次活动我针对钢笔画进行几点简单的阐述:
一、传统钢笔画概述
钢笔画起源于欧洲的芦苇管、鹅毛管19世纪发展为一个独立的画种,成为西方与油画、水彩并称的三大画种之一。十九世纪末钢笔画传入中国,钢笔画传入中国几乎和钢笔传入中国是同时期的。明国初期,运用钢笔进行美术创作。钢笔画是一种线体艺术,属于独立的画种。大多数人还不太了解,其实用钢笔画出来的作品就是钢笔画。
二、钢笔画现状
中国钢笔画目前依然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特别是用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的标准来要求,还有许多的欠缺:许多钢笔画画中缺乏深层的意蕴,没有丰富的思想内涵。重大主题创作、能产生广泛社会影响力的精品力作数量还是比较很少,在理论研究方面相对滞后。所出的书籍种类也很多,大家在“线”上寻找出路。就这样变来变去,万变不离其宗,而是被线拴住了我们的思维和空间,无法突破固有的西方钢笔画的写实模式,即在图像上表达与具体事物相似的形象,越像越好,没有刻意的虚构与夸张。
三、钢笔画的思考、创新与未来
如何让传统钢笔画走出以线为主观意识的圈圈,让思维模式进行创新。经过近几年对钢笔画的研究和摸索,我仅从钢笔画艺术创作的角度认为,给钢笔画融入中国画的精神和元素即(新钢笔画)。新钢笔画构图大器严谨,意象有着国画的花鸟、山水风景形象和意境。有着黑白、浓淡的对比构成,不同于西方艺术,用笔不求工细,通过不同的点线去体现笔墨的动态、势向、韵律和节奏,忽略艺术形象的外在逼真性,随性潇洒,注重神态的表现,抒发作者的情趣。改变了钢笔无大画、少内涵、少思想、少韵味和灵气的现状。无论从形式上、幅面大小上(新的钢笔画也可以画更大尺寸)、色彩渲染上、工具使用上都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整合、提高与创新,呈现出与传统钢笔画不同的艺术面貌。
新钢笔画主要是在宣纸上作画,宣纸有润墨性好,耐久耐老化强,不易变色。而宣纸有着"韧而能润、搓折无损、润墨性强"等特色。一笔落成,也会如毛笔画的浓淡深浅,纹理可见,墨韵、层次分明理想有韵味的作品。
但新钢笔在宣纸上作画不好掌握,难度非常大,容易破损和积墨,从而影响作品质量。所以新钢笔画在宣纸上作画作者不仅要有很好的速写素描的基本功,还要会中国画。在宣纸上作画时既要注意钢笔在宣纸上运笔力度的大小、疾徐快慢、还要注意不把纸戳破。也不可停顿,停顿就可能会出现墨团,直接影响作品的质量和美感,甚至报废。
宣纸钢笔画在装裱上可镜框装裱,也能进行卷轴装裱更便于收藏和运输。
活动中我对现场钢笔画作品进行分享和仔细的讲解,尽可能让大家了解作者的创作初心、钢笔技法和新钢笔画的概念。活动期间大家讨论积极各抒己见。有人问:是用什么样的钢笔画的,又是用什么样的宣纸画的?一幅作品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完成?是否需要安静的环境和耐心才行?
现场气氛活跃热烈和谐,作者一一回答大家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得到大家的认可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9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