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collage?
collage的字面意思就是拼贴画。是作品集中非常常见的一种表达形式,多用于场地的前期分析,背景渲染,梳理时间线和阐释问题等。由于其表达张力强,能够短时间内吸引住阅读者的眼球,为作品增加故事性和戏剧性等特点,深受同学们和老师们的喜爱。
新的collage潮流?
我们可以在pinterest等平台上看到非常多常规的collage,但大多数都是以时间线展开的拼贴图,但小编最近发现,在海外高校的课程中,越来越多的老师希望学生通过collage的形式去表达一些抽象的认知。
From:Pinterest
From:Pinterest
本期示范图纸:
所需要的软件:Photoshop
图纸背景:
本次的图纸背景是一个对于香港和深圳边境地区的分析和畅想,要求是用比较抽象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于边境未来的认知。作者想要呈现的则是未来的边境可能会越来越模式,海关和一些政治防御设备会取消,人们可以自由往返两地,同时边境地区一定是融合为一体化的发展。
所以选择了爆炸式的collage来呈现这种抽象的概念。
图纸绘制主要分为如下几个步骤:
1.收集素材2.确定布局3.处理照片4.堆砌素材4.补充注释
PART1收集素材
本次的collage的素材主要都以照片为主,不需要去获取太多的前期资料。大家在绘制的时候可以多用自己拍摄的场地照片,如果想要在网络上找一些可用的素材,可以在Google的图片搜索里面,输入大家想要的素材名字,例如本次项目的主题:Hongkongborderpng,同时在工具部分选择图片的大小,这样可以筛选出来高清可用的素材。
除了照片素材外,从前面展示的一些参考图来看,大家会常常使用一些线稿的元素来丰富图面,很多同学会选择自己用AI描一下,但是这样效率比较低~建议大家直接在Google里面就能找到可用的素材。例如这里我需要一个港珠澳大桥的线稿素材,我们就输入:bridgepng,在工具栏里把“类型”中的“素描画”勾选上,这样出来的素材就都是可以使用的啦!
衬底要找个有肌理感的底图,这样会比纯色的底图使画面更有质感,大家可以搜索自己想要的底图“颜色+texture”这样就能免费获得tb上要花钱才能买到的高清素材。例如我搜的是:“greytexture”。
PART2确定布局
因为这次的collage不像我们常规的拼贴是以时间线或者从左向右的阅读顺序进行的,所以我们要提前在页面上布置好我们的内容和布局,突出画面的主次关系。这一步是非常重要的,后续可以按照布局来填补素材,这个步骤事半功倍~
PART3处理图片
将所有需要的文件导入ps进行图像处理。主要是裁剪和调色,裁剪我建议大家就是保留建筑物或者素材的轮廓,可以将背景都去掉。
整体饱和度调低一些。
这里用到很妙的一种处理图片的方法就是加蒙版。
大家可以将两张图很平平无奇的素材通过蒙版叠在一起,1+1大于2的效果。
例如我想表达很多两岸的人民会通过深圳湾这条河来往两地。于是我们可以找到“深圳湾”和“人群”两个素材。
将“深圳湾”添加蒙版到“人群”上,这样就DIY得到了一个很酷炫的素材。
同样的道理,可以在网上找到一合适的肌理,例如水彩的纹理,输入“watercolorpng”,找到合适的素材,再找一个深圳的建筑照片。
两个素材蒙版叠加,再用笔刷处理一下素材的边缘,一些轮廓可以用钢笔或者画笔用白色再描一下,得到了一个很有feel的collage素材。
PART4堆砌素材
爆炸图形式的collage,最抓眼的部分就是画面的中心,将最想表达的内容放在这个位置。本个项目想要呈现的背景,是对于未来香港-深圳边境两侧一体化发展的畅想,所以选择将两个城市现状的地标照片穿插在一起,有一种互相交织的感觉。
除了图片素材之外,前面提到的线稿素材也要加进来,不同风格的图叠在一起会使画面更加丰富,质感也瞬间提升。我认为巧用线稿/实景照片/肌理(水彩)这几种素材融合在一起,是爆炸式collage的精髓~
场地一些必要的实景照片,可以以小图的形式在两侧补充。只挑重要的部分加强就可以,标注上文字。本个项目想展现边境地带现在的一些防御措施,所以highlight了边境现在的围栏和哨岗。
PART5补充注释
按照我们第二大步骤里面布置的布局,把处理好的素材堆叠起来,注意调整每个素材的饱和度,使之画面更加和谐。
同时确定一个主题色,所有的素材保持低饱和度,同时用主题色highlight重点的信息。
在想要突出的素材上加上圆圈/箭头/引线等,既能突出重点,线条也会使整体布局更和谐好看。
图纸作者:R学姐
来源:RAC设计课堂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