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推十二年故人戏超好看的一本书

作者墨宝非宝

文案

经年一曲故人戏,你我皆是戏中人。初遇的傅三爷,是为捧人包下半个场子,喜欢翘着个二郎腿,偏过头去和身边人低语的公子哥。在那灯影里的侧脸,透着一种消沉的风流。后来她才看清楚,在那半明半昧的光影里,他坐的是,白骨成堆,守的是,浩浩山河。

简评

听闻民国爱情十有九悲,身处乱世的他们,相识相知相爱容易,却难相守。男主是爱国实业家,女主是归国医生。

这本书的大背景是清朝的颠覆,革命的失败,女主的家族因支持革命惨遭灭门,男主出手救了了女主,为了掩藏女主的身份,他安排女主嫁给了他去世的弟弟,(等于嫁给了一个牌位),后来没多久就安排女主去了国外留学。三年后的俩人在英国相逢,男主本不想带女主回国的,女主想跟着男主回来,在回国的轮船上男女主慢慢的喜欢上了对方,下船后,两人约定好见面的日期,就分开了,男主刚回家就被亲袁派控制了起来,约定时间过去了,女主发现了蹊跷,独自北上去找男主。男主的父亲给他安排了一个门当户对的千金,男主如实告诉女主并一直寻求解决的时机,男主找到找到时机时,女主不想男主为难,就和男主提了分手,当时病重的男主不想女主在这样严峻的局势中被束缚……两年后俩人重逢,女主做了大夫治病救人,男主一直悄悄的援助革命者,俩人经历了流感战乱争斗,女主也知道了沈家覆灭的真相,俩人相互扶持渡过了磨难,迎来了相守。同时局势发生了变化,以为一战结束后,国家迎来转机,却签订了不平等的巴黎条约,男主的身体一下就垮了,经过医生的救治菜保住了性命,最后他们一家去了澳门定居。

这本书不光是男女主的爱情,更多的是他们的民族大义,家国天下,男主一个商人,散尽家财不计得失只为保山河无恙,女主留洋在外一心学医为的是能救国救民,在面对国家危难时他们义无反顾的挺身而出,只要国家需要他们,他们绝对会义不容辞。

男主傅三爷的人设真的非常好,他心中的大义,还有他的成熟,他的隐忍,处处为央央考虑,还为了女主入赘了沈家。

这本书写的真的很好,书中有很多结合历史的部分如万国禁烟会,第一次世界大战。在那个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许多的能人志士挺身而出,一批又一批的先辈们前仆后继的去挽救这千疮百孔的国家。每个人物都刻画的很好,央央的二哥,投身于革命的傅四爷,灭门的沈家,截肢的五弟,当十六姨太的六妹,每个人的遭遇都让人很难过,意难平。虽然最后的结局是是好的,可是却让人高兴不起来,看完了之后,总是让人心里闷闷的,很难受。

阅读指南

女主:沈奚(小字宛央)

男主:傅侗文

阅读标签:民国民族大义动荡年代家国情怀

精彩赏析

精彩片段一

他以为要见的是二爷,却不料,自己进的是傅三爷的书房。   对于这位赫赫有名的傅三爷,陆参谋官曾有幸在八大胡同见过。   是上月初八。   彼时三爷为捧人,包了半个场子,翘着个二郎腿,穿着立领衬衫,马甲敞着,偏过头去和身边人低语。那天他只见着傅侗文的侧脸,透着一种消沉的风流。都说他待风尘女子也是彬彬有礼,在一桩桩香艳传闻中,虽是负心郎,薄情却又不寡义,但凡女子提到他,尽是好话,竟无半句恶语。   当然,那是风月场上的三爷,不是这里的。   谁都晓得,三爷为人处世,绝非君子。

精彩片段二

“三哥。”“同样是叫你一声三哥,我也会做到很好。”她仿佛在宣誓。他安静着,笑着。“替三哥解开领带,好不好?”他说。沈奚没想透他的话,不舒服,那便出去好了,这里空气是不比外头。她糊涂着,还是把领带扣给他松开了,又去扭开纽扣。到这个地步上……领带挂在那里,领子也松垮了。有人在玉盘里放了明珠,左右晃着,珠子从这头滑向那头,又从那头溜了回来。她的心就是那颗珠子,滑来滑去,抓不到边沿,停不下。多少琵琶夜上楼,香薰鸳被白团扇,他都是坐着看戏的那个,在这一处,却是登了台。却真像那戏词里说的,引她“……绕过这芍药栏前,紧靠着湖山石边,和你把领口儿松,衣带宽……则待你忍耐温存一晌眠……”“这样,很不成样子。”他笑着说,最后的字音压低了,突然低了头,去含上她的嘴唇,下唇。惊雷炸开,她眼前电光火石。她避而不及,无措地将他衬衫前襟,拧出了厚厚一层褶子:“三哥……”只是下唇被他,含着,咬着,身子就酥了半边。可一张了口,他的舌尖就进去了。这般风流浮浪,像有双手去点了一捻香,引人去宽衣解带交横卧……他的手,搁在书架上。他的身,挨在她的身上。他的人在和她亲吻着,唇齿香舌。这就是亲吻吗?湿漉,迷乱,水光盈盈,香艳四射……还是他的本就和旁人不同。西装从书架滑落,到地板上。沈奚受不住,人也滑下去,被他一只手握着腰,将她身子骨提上来,连带着裙子也拉到了膝盖上,将手埋在裙下,她的腿上。她没来由地一阵眩晕,地动山摇,一层层书架倒下来,倒在眼前。睁眼去瞧,一切如旧。不过是他吻又深了。傅侗文将舌尖从她舌上退回来,用嘴唇去亲她的嘴,手还是埋在层层裙褶里。“还可以吗?”他问。话语含糊,指向是这亲吻的感受。沈奚支吾着:“我……嗯,挺好的。”还要交换感想吗?这是哪国的规矩……“我感觉,是可以的。”他笑。沈奚将脸压在他肩头上,支吾了声,心跳着,不晓得如何再去应对。傅侗文将揉在她腰上的裙摆放下去,就势弯了腰,去捡西装。沈奚才见自己左腿上的长袜已经落到了膝盖上头,错愕了一霎,脸又透红了,嗫嚅着说:“你别回头。”傅侗文将西装拎在手上,不去看书架,随心抽了两本出来,准备拿出去装装样子。沈奚双手摸到裙下头,将长袜提到了大腿根上……她想说好了,开不得口,索性也拿了一本书,急匆匆绕过书架,先走向大门。傅侗文听到脚步声远了,把两本书搁在书架上,先理了衣衫领带,估算着时间差不多了,才握着西装和书,踱步出去。

精彩片段三

“当年啊,就差一步,澳门就回去了。”他说的是日本投降那年,原本是想逼得日本人退到澳门,借机收复……没曾想,鬼子们投降的比想象的快。他突然说:“迟早要还给中国的,和山东一样。”可惜,看不到了。年,遥不可及的一个年份。他无论如何都看不到了。“到那时,要让老大送我回北京,带一把澳门的土,”他轻拍她的腿,“让三哥自私一回,你随我一起回去。”“好。”她应了。北京城的雪,数十年未见了……他低声问:“好好的,怎么和孩子提起了过去?”“是他在问我,为什么咱们家的人都姓沈,只有你一个姓傅。”傅侗文一笑。他忽然起身,够到手杖,以左手撑住沙发,起身,走到书桌旁。沈奚的钢笔还在,纸也是现成的。他抄了钢笔在手里,拔下笔帽,手腕用力,在纸上写就了四行字。写完,他搁下钢笔,又不急不缓地回到了她的身旁。他把摺好的一张纸递给她。她在他一如往昔的目光里,缓慢地展开了那张白纸。这是他即兴书写的一生,曾有的波澜壮阔、生死磨难都淡化了,只余下这简短的三十二个字:一见成欢,地老天昏。因缘际会,入舍沈门。几多生死,青山仍在。山河无恙,百年永偕。

那天,倘若她有勇气回头看,一定能发现,那双眼里开始有了她的影子。

后来她才看清楚,在那半明半昧的光影里,他坐的是,白骨成堆,守的是,浩浩山河。

国破山河在,人就在。可当山河也破碎了,人去何处?土地,是绝不能失去的东西。

同床共枕,交的是情。生死同命,交的才是心。

经年一曲故人戏,你我皆是戏中人。

一见成欢,地老天昏。因缘际会,入舍沈门。几多生死,青山仍在。山河无恙,百年永偕。

央央情义,侗文没齿难泯。愿卿鹏飞万里,一展鸿图。

她在氤氲中,仿佛看到的是车辚辚、马萧萧的朱红大门前,失魂坐着的少年,门后是酒雾茶烟、戏台高筑,烽火山河。

这世间真正拿不起也放不下的,只有两样东西,一是国恨,二是家仇。

情爱在这个天秤上,毫无重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27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