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华,
湖北竹山人,工程师。曾在湖北美术学院美术系和北京大学进修。后来他曾在县文化局担任领导职务和在市民政局工作。从事文化工作二十余年。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东方神州书画院院士、湖北省十堰市诗词学会理事、湖北省十堰市武当书画院副院长等。再次拜访郑大华,心情是愉悦的,一头银发给人印象深刻。在与郑大华先生的交流中,深切感知到他是一位极为谦逊、和善的人,更是一位有着正直儒雅、高尚追求和高雅兴趣爱好的人。
罗曼罗兰曾说道:“艺术的伟大意义,基本上在于它能显示人的真正感情,内心生活的奥秘和热情的世界。”郑大华是有着这样经历的人。年,他出生在竹山县擂鼓镇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儿时就很喜欢写写画画的他,8岁时便开始学作画,油画、水粉、国画、版画、墨刻,他样样都有涉猎。读小学四年级时,因为家庭困难,他在家里墙壁上糊贴的报纸上作画。记得那是在年,他的第一幅人物画作出时,乡亲们都竖起大拇指说:“像,真像!”这极大地鼓舞了他绘画的兴趣。第二幅作品是他从照片上看到武汉长江大桥,后他画的长江大桥雄伟壮观、气势磅礴。从此,他的绘画热情一发不可收拾。
年,郑大华从宝丰中学毕业后,便回到老家擂鼓公社(现竹山县擂鼓镇)任公社团委书记。后来,他调到县电影队,常年累月走村串队放电影。当时,描绘制作幻灯片、画墙报宣传,这些都由他执笔,大家都说画中的高山流水像是近在眼前。有一次,郑大华用了一个通宵画出了19幅画,速度之快,质量之高,让公社领导大加赞赏。
年,郑大华调至县文化局,在写材料之余,对艺术的孜孜追求使他从未放弃过作画,他创作了多幅有影响的书画作品。期间,竹山县委农村工作队里有一位来自江城武汉名叫江慧群的大姑娘,是插队农村后招工的女知青,为人很朴实。有人给江慧群做媒,要把她“说”给郑大华。而那一年,江慧群在武汉的父母已经给她物色了一位人选,对方是上海人,在武汉水利学院任教。当年竹山县电影院一进大门有一堵墙,墙上有幅面积至少20多平方米的宣传画,正是出自郑大华之手。江慧群一看到这幅画,就被郑大华的才气折服了。于是,江慧群最终选择了郑大华,同年他们举行了简单的婚礼。画为媒,这对才子佳人的联姻,一时在当地传为佳话。他们不仅互相支持,并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比翼竞飞。
婚后,郑大华还是每天一有时间就铺开宣纸在丹青间尽情挥洒。虽然两人工资都很微薄,经济比较拮据,但郑大华提出要买笔墨纸砚,江慧群毫不吝啬。
年,郑大华又调回县文化局,跻身领导班子。按说他应该把绘画爱好放一放,潜心经营仕途。可郑大华怪就怪在这里,办公休息间隙,大沓的报纸成为他练习绘画的材料;有时开会间隙,他还拿着钢笔在小本子上画画。
古语云:“阴阳和,万物生长,父母安,家庭兴旺。”江慧群先后在竹山县委办、地市妇联、市委统战部担任领导工作,她对丈夫的兴趣与爱好从不干预,尤其是对丈夫的绘画爱好从不打扰,精神和物质上都给予积极支持。多年来,郑大华养成了特有的习惯,每当夜深人静时,他便进入画室,身影定格在书案前,直至次日凌晨3点。每当这时,江慧群总要送去一杯牛奶,然后悄悄地离开房间,尽量不弄出任何声响,生怕打搅了丈夫的创作。为了给丈夫补身子,江慧群还特地买回一台豆浆机。郑大华每天早上一起床,江慧群就将热气腾腾的鲜豆浆端到他面前。郑大华的老母亲多年前偏瘫在床,为不让丈夫牵挂当时还在老家的母亲,江慧群就把婆婆接到十堰和他们一起生活。这么多年来,老人的吃喝起居江慧群都照顾得周到且细致,并从无怨言。亲朋好友们说她真是难得的好媳妇,别人做到的,她都做到了;别人没做到的,她也做到了!
久志觅新丹青异彩
徐渭曾说:“莫把丹青等闲看,无声诗里颂千秋。”郑大华绘画技艺越来越高,妻子江慧群的“点评”功劳不小。他和她的美好姻缘,几十年如一日,她帮他镇纸、磨墨,任其在艺术空间里尽情挥洒。如今,郑大华早已是十堰市书画界的知名画家,被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授予“终身成就奖”,他画的牡丹被人争相收藏……
“技多不压身”,年夏天,郑大华退休了,很多人把退休后的闲暇时光大多都用在一些“娱乐”上,而郑大华却没这样,画室就是他的主要活动场所。每天除了一日三餐、睡觉和入厕,他很少走出画室这方“追梦世界”。画得乏了,他或者操起悦心的二胡拉《良宵》、《二泉映月》,或者打开扬琴弹奏《梁祝》、《地道战插曲》等经典名曲,自我陶醉其中,惬意融融。另一种休养,物我两忘,仿佛他的整个世界只剩下艺术的空间。
年,江慧群也退休了。此间,郑大华由当初的水粉画、油画改画国画。其中,画的最多的是山水画和牡丹。因为是边创作边思悟,有时还问江慧群:“你看哪些地方画得不好?”江慧群回答说:“我看不出来。”不过,江慧群从此也有意加强自己在绘画鉴赏方面的修养。
随着时间的推移,郑大华的绘画技艺越来越高,江慧群的鉴赏水平也“水涨船高”。有一次,郑大华画了一幅山水画,上面是鄂西北的苍莽群山,画中有云,有树,秋意阑珊。为了突出秋意,郑大华将这幅画命名为《层林尽染》,对这幅画,郑大华对其中的闲云比较满意。第二天收画的时候,他问江慧群:“你觉得哪里画得可以?”江慧群仔细一看,一语中的:“还是云画得传神些!”郑大华一听,对老伴鉴赏水平的提高点头肯定。自那以后,每幅画他都要江慧群提意见。刚开始,江慧群的看法、观点还不太清晰,可越到以后越一针见血,点评得郑大华心服口服。
有了妻子的支持,加上个人的勤奋和精进,郑大华在绘画方面的技艺飞速提高。前些年,他的水粉画《韶山红日》在《湖北日报》刊发;《施洋故乡——竹山新貌》在《江汉早报》发表;《堵河岸畔》、《十堰新貌》、《武当揽胜》和钢笔画《风景这边独好》、《拜年》以及国画《湖畔人家》、《园趣》先后分别在《郧阳报》、《十堰日报》等报刊上发表;水粉画《春到凤凰堰》、《山乡四月》以及宣传画《苦难的心》、《故乡》、《春山农居》、《鲜花献模范》等作品,多次参加湖北省及全国“双拥”专题美展等。胡一川说:“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他的感情是属于时代的。”近些年来,郑大华致力于牡丹画的创作,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生平和部分作品已载入《当代中国美术家》、《中华诗词》、《红色中国》、《一代伟人》、《中国画报社古国丹青画卷》获奖精品集粹等图书,其本人还被授予“终身成就奖”、“中国艺术功勋成就奖”和“中国艺术先锋”等荣誉称号。二O一五年由中国邮政出版发行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斗胜利70周年郑大华邮票邮册》,二O二一年由中国邮政再次出版发行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百年百家郑大华邮票邮册》。
一次,郑大华到北京参加一场书画笔会,现场悬挂、摆放了一些名家画作,现场还可售卖,其中一位画家的牡丹画且供不应求。郑大华一时兴起,现场挥毫泼墨。画毕,画廊老板和在场多位收藏家大为惊诧:“智者不露相,高人在眼前啊!”遂异口同声地邀请郑大华:“您能在我们这里画牡丹吗?”面对大家的盛情,郑大华婉言谢绝。现在,慕名而来请他画牡丹的人越来越多,他日赶夜忙都画不过来。尽管如此,他却从不摆架子,尽量满足他人求画的意愿。
只求画境淡泊名利。“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因其姹紫嫣红的花色、雍容华贵的气质、和富贵吉祥的美好象征意义,一直受到世人的青睐。特别是在唐代,更是被誉为“国花”。其花容端妍,色泽绚丽,世人尊为花中之王。也为历代花鸟画家喜爱,成为花鸟画不可或缺的表现题材。想要创作一幅优秀的牡丹画,既要有传统的笔墨,又要有生活的情趣,二者融为一体才能使作品达到雅俗共赏的艺术境界。郑大华的牡丹画作,豪放大气的笔墨绘出尽情绽放的牡丹花王神韵,国色天香的气度不容质疑,我们既可感受到中国画的秀雅之美,又能探寻到艺术家深厚的艺术功底和艺术道路上的不懈努力。他专注渲色于艳丽端庄的牡丹,并借助牡丹花语,表达对小家富贵吉祥、国画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
郑大华笔下的牡丹作品,艳而不媚,贵而不娇,雍容大方。一位来自北京的藏家曾这样评价郑大华的牡丹“国色天香,雍容华贵,格调高雅,构图饱满,笔墨灵活,飘逸生动,色彩富丽,艳而不俗,仪态万方,妩媚端庄。”
郑大华的家中,悬挂着十多幅山水画作,他也出版过多本画册,细心品赏,郑大华创作的山水,用笔细致精湛,这是他山水赢得专业影响力的重要原因。时人作山水,因为不讲骨法用笔的传统,一幅山水绘下来,有抹与涂的流弊,大幅度地抛弃了中国画依线条而造型的本质属性,结果让中国山水的身份近乎迷失,难以复建宋元山水的上上品质。现在看郑大华的山水作品,就很有骨法用笔的精益求精,长线一气呵成,滑畅而劲健。短线顿挫有效,组织得相当细致,不凌乱不紊乱,没有一根线条成为散兵游勇。画山石头有折带皴的错落有致,有披麻皴的山崖戴土。画深林杂树,枯木寒柯,处处对境造意,亦是笔力刚柔相济,可以写透生态自然,令人赏心悦目。松下茅亭,板桥寒泉、石阶房屋,在他的笔下都刻画得惟妙惟肖,毫无流弊。画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山高巍峨,山中绿植繁茂,一片生机勃勃。而山腰又被云雾环绕,让本就意境悠远的美景变得更具仙味。再看山脚下的山泉缓缓流下,汇聚于一个潭中。笔墨体观则气韵生动、意境悠长、笔墨精妙、气质高华、蔚为大观。画意大气磅礴,刚健清新,或高雅气派,或寄寓幽深,或行云流水皆具妙境。作品构思巧妙,层次强烈,笔法细腻,给人带来美妙的视觉享受。同时还遒劲有力,以至于在塑造风格时相当凌厉,展现出纵横磅礴之势,让山水的自然韵味得到彰显。
郑大华的书法,楷书端庄稳重,其性贵静,但亦宜于静中发动,静而挟飞动之势,而不滑入滞板;他的行草纵横潇洒,其性主动,但亦宜于动中寓静,动而有渊穆之态,而不滑入佻达。欣赏郑大华的书法作品,字形在纸面的空间上,虽然是静止的,但在这静止的字形上,却显现出一种如生命的运动。
提起郑大华,全国不少的书画爱好者、收藏者知晓他。郑大华多年来淡泊名利潜心追求艺术的精神,也为书画界人士津津乐道,诗人江中浩撰文、书法家黄家喜书写的屏联曰:“大作频添心不老/华章苦读意常新”!
郑大华经常对朋友们推心置腹地说:“书画并不是为了追求名利,而是享受文艺创作的过程。”坚信,郑大华的艺术之路或许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渐走向远方……
文/陈大明
作者简介:陈大明,字守东,笔名渡城、苍芒,曾用名燕明、艳明、大名,诗人、作家、《和氏璧》刊物主编、社会党团组织工作者、文化公益人、当代书画与荆山玉雕刻艺术作品评论人、字画与荆山玉运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