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动作学3年笔尖上绣花30余年

从事皮肤病白癜风治疗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5941898.html

刘根敏,18岁进入上海英雄金笔厂,曾经为学会一个动作坚持三年,至今已在方寸笔尖“绣花”30余年,与一把把铁具、一台台机器打交道,率领生产小组铸造了诸多“明星”产品。他长满老茧、渍满墨汁的双手,就是最好的故事。

有着87年历史的英雄钢笔,可以说是上海的“老字号”,曾经频频出现在国内外舞台,这背后离不开一代代“笔尖匠人”的技术传承。

刘根敏在车间打磨零件

扎根“英雄”30余年

“当年能在英雄厂找个工作,是很不容易的事。”刘根敏的言语间依然透露着自豪。在年轻时候的刘根敏心目中,英雄金笔厂是一座代表着高超工艺水平的“殿堂”。

英雄金笔厂前身是建于年的华孚金笔厂,上世纪50年代搬迁到上海桃浦工业区。从年开始,英雄厂创办了自己的技校,学制三年,专门为厂里培养人才。那个年代,有实力的好厂才能办技校,而英雄厂技校一年就招四五十人,分数足够高才能进去。

年,刘根敏从该技校毕业,进入英雄厂当工人,他自己也没想到会在制笔一线岗位一干就是30余年,捧回“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年上海工匠”等许多荣誉。

刚进工厂,刘根敏在工作之余阅读了大量制笔专业的书籍,还用自己并不高的工资购买进口工具,晚上在家练习。在工厂里,刘根敏仅仅就“锉刀”这一动作,就学了三年。

他长满老茧、渍满墨汁的双手,就是最好的故事

如今,刘根敏在这一岗位做了30余年,成为英雄金笔厂笔尖车间金尖小组组长。笔尖制作是他负责的一项重要工作,除此之外他还负责设备模具的维护、保养和修理。

刘根敏说,别看一支小小的英雄钢笔,包含了20多个零部件,而其中的笔尖更是笔的“灵魂”,也是钢笔制造的第一关,它的造型和质量好坏决定着整支笔的品质。制作一个小巧的笔尖要经过点铱、打磨、造型、开缝等34道流水线工序,好与不好全在设备模具。

刘根敏工作车间

研发新笔尖刻坏五套模板

在30余年的工作中,刘根敏不断在技术上创新。他最满意的一件作品是香港回归的限量版18K金笔,这支金笔笔尖是笔尖制作工艺的一项突破,如今被放置在上海英雄金笔厂的陈列室里。

“为了这支纪念笔,我们先后刻坏五套模板,做坏了一百多个笔尖,手破了再破,磨了再磨,最后都长出了厚厚的老茧。”刘根敏回忆说,因为没有现成的模具设备,在制作过程中,他发现纪念笔专用的18K金笔尖表面商标定位要求很高,误差必须控制在0.02至0.03毫米之间甚至更小,若按照设计图纸及传统方式加工,商标打在金片上总是有偏差,他最终决定改进加工设备。

用了将近半年时间,刘根敏发动全组成员共同开动脑筋,连续加班加点,不断创新,制作一把专用工具进行手工调整,终于按时完成了这一生产任务。

近年来,刘根敏没有停止过创新的步伐,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他设计并生产出了自来水钢笔,使用时由于做到进气排水,空气循环,可以连续书写30分钟、间歇书写20分钟不断水,得到了上海制笔行业高级制笔师的高度赞誉。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刘根敏还把传帮带的任务揽在身上,毫无保留地与他们分享经验。他说,“当时老师傅们也是毫无保留的传授给我,我也要毫无保留地把这门技术传下去。”

“我也要毫无保留地把这门技术传下去。”

尽管制笔行业曾在上世纪70年代遭遇过危机,现代化、流水线、集约化的生产让上海手工制造举步维艰。年前后,有员工离职,也有一批技术骨干被其他制笔企业高薪挖走,但这么多年来,刘根敏从来没有想过离开这个行业。

在他眼里,“国民钢笔”英雄牌承载着上个世纪人们的美好记忆,是上海的一张名片,也是民族品牌的骄傲。

来源:图说上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40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