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侯继春(卧龙区硬书法家协会会员)
一、父亲的反对
一切要从父亲的反对说起,我的父辈与笔墨无缘,而我却鬼使神差般地迷上了写字。高中毕业后我做起了作家梦,整日在家写豆腐块文章,然而收效甚微。父亲竭力反对,他认为我天生就不是那块料,又怕我把眼睛弄近视了,但我知道父母反对我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上高中时看小说过多而荒废了学业。一次偶然的机会,不知从哪本书中看到这样一段话:人如果过了三十还没有确定自己的目标,很可能这辈子就会一事无成。眼看自己已接近而立之年,我的文学梦仍遥遥无期。我有些着急了,但我庆幸自己还有一项写字的特长。那时候(八十年代末),硬笔书法资料太少,读到的书籍不多,只能看看庞中华、乔筱波、高继承几位书家的故事。特别是乔筱波的事迹,我读了一遍又一遍,为他的勤奋所感动,那句“人争一口气,火争一股焰”的名言至今仍在感染着我。我们是同龄人,有着几乎相同的经历。然而我却没有他幸运,他遇到了庞中华,我却在自卑与彷徨中度日如年。
我的农忙之余,全部用在了练字上,书店里来一本字帖,我就买一本字帖。一次在书店里看到一本清代翰林孔继勋的《杜甫诗小楷字帖》,黑底白字,一股清新之风扑面而来,正是我喜欢的书体,于是我毫不犹豫地买下来。我对这本字帖爱不释手,回家就夜以继日地临摹。
父亲一开始只是默默反对我练字,到后来,看到我一天比一天入迷。于是,他采取行动了。晚上,当我看书时间一长,父亲就会过来,把我的煤油灯吹灭。白天,只要喊我几声没人答应,父亲就会给我安排一些无关痛痒的家务活儿干。他明确告诉我:“你写不出啥名堂,还是让眼睛歇歇吧!”父亲这样的话不知重复了多少遍。就是这句话,激起了我的逆反心理。我暗下决心:“我一定要成功!”我与父亲玩起了“游击战”。父亲不让我写,我就摸着黑用手指在桌子上画,等他一走,我又点着了灯。再后来,我干脆前半夜不写,吃过晚饭就睡觉。等我一觉醒来,父亲已经入睡了,那是我一天中最清醒的时刻,一觉醒来,不管是十二点,还是一点、两点,我都会牢牢抓住这几个小时,临帖、看书,琢磨字的间架结构。就这样,我养成了爱早起的习惯。直到有一天,我发现我的字写得有点字帖的味道了,那种感觉至今都不会忘记,那是一种力量,一种鼓舞人心的动力。现在回想起来感觉那时候的自己就像一台机器,只要加了油,就会日夜不停地转。严寒的冬天,屋里没有生火,起来坐一会儿,就手脚冰凉。后来我索性就披一个大被子,把身体团团裹住再开始写。
功夫不负有心人,付出就有回报,后来,我加入了省书协,当上了书法老师,父亲也终于认可我了,肯定我了。
二、书痴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书痴。从高中到现在,我几乎所有的零用钱都用在了买书上。一开始是买文学书,到书店去的次数多了,营业员也就熟悉我了。那时候书架还没有开放,营业员就让我到柜台里面,挑自己想要的书。我之所以能够坚持到现在,跟喜欢读书有很大的关系……后来,我又开始买书法类的书籍。当时县城里书法资料很少,我就骑自行车到四十公里之外的新乡市去淘字帖,这样省下的路费就够买一本书了。每当骑自行车累了,我就在路旁找个地方坐下来,看一会心爱的字帖,那散发着墨香的新书让我陶醉,让我忘记了时间……
三、家人的肯定
书斋的生活很是清贫,导致我的婚姻出现了问题,前妻和女儿离我而去,那年女儿只有三岁。家庭的破裂,让我老觉得在人前抬不起头来。那几年的时光,除了疯狂练字,我一无所有。那时候,我在一家家具店当学徒工,收入很低。中午下班后,别人都回家了,我上街简单买点吃的,回来继续练字。我在木头上用铅笔练,然后再用木工的刨子把它刨去。我对书法是如此入迷,脑子里整天飞来飞去的都是字。
因为爱看书,我在图书馆办了借书证,经常到那里去借书。有一次看到一个年龄与我相仿的人,在教几个小学生练毛笔字。于是我就拿了我的钢笔字向他请教。他是我的第一位书法老师——张其存。遇到他,仿佛遇到了知音,每每有什么问题,都会向他请教,与他一起探讨,是他坚定了我在学书道路上的信心。从那时候,我才真正开始接触毛笔字,开始接触欧体,打下楷书基础。后来,还是因为写字,认识了我的妻子,她说她是先看上了我的字。她心地善良,温柔贤惠,与世无争。她很支持我,鼓励我进县书协,鼓励我到郑州去学习。年,我们的儿子出生了。那是我一生中最美好、最难忘的一段时光,虽然我们并不富裕,但我每年都要订阅四、五种报刊杂志。
记得我的作品第一次刊登在《书法报.硬笔书法》的时候,妻子开心的笑脸让我至今难忘,那一夜我失眠了……后来我又参加了《书法报.硬笔书法》举办的硬笔名师函授班,师从贺东祥老师,贺老师为人诚恳,细心点拨,让我受益终生。《书法报.硬笔书法》见证了我成长的点点滴滴,伴随我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
四、师友的帮助
每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的谆谆教导,学习书法尤其如此。我除了爱看书之外,一有时间就四处拜师访友,寻找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只有不断地学和悟,才能不断地进步,练字的快乐就体现在进步中……我初学书法是从硬笔字入手,一则实用,二则是条件的局限,一只钢笔一张白纸就开干了。我对毛笔字感兴趣,是从见到张喜成老师开始的,第一次见他写字是在县书协的一次活动中,只见张老师龙飞凤舞,毛笔在他手里是那么听话,把字写到出神入化的程度……我震惊了,产生了强烈的书写欲望。进入县书协之后,得到了张喜成、王崇岐、李平原、侯振勇等老师们的指点与帮助,书艺得以提高。后来在省书协培训班上,有幸和开封的徐公正老师同桌,人和人之间的缘份,也许是冥冥之中安排好的,徐公正是我学习魏碑的指路人,他把自己精湛的技艺,毫无保留地交给了我……行书求教于梁冰老师,他的细致严谨的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书法,今生难舍
我的前半生经历坎坷,落榜、离异、中年丧妻,生活无时无刻都在警示着我活着的艰难,有时候压得我透不过气来……年底,妻子被诊断为癌症晚期,我的天一下子塌了。医院,看病一年多,花费十余万元,结果她还是离我们而去,我感觉失去了一切,失去了我的精神支柱。妻子去世以后,我就从县城搬回了乡下,干起了塑料大棚。失去妻子的悲痛,像烟云笼罩着我。我无法想象以后的日子会是什么样子。有一天,我来到在这里生活了七、八年的地方,站在院子里,望着地上丛生的杂草,忽然一个名字掠过脑际“草根堂”。我的斋号就这样诞生了。
也许这辈子真的与书法有缘,也许许多事情真的是命中注定,其实练了这么多年的字,并没有感觉有多大用处。妻子去世以后的那几年,我真的想放弃了,甚至厌世的心都有……可一想到我的儿子,自己还得坚强活下去……有时候还是禁不住书友们的召唤,参加书协的一些活动。直到有一天,一个朋友打电话告诉我城北学校招书法老师,问我愿意不愿意去试一下。我说当然非常乐意。就这样我成了一名书法老师。现在想想,以前所学的正是我如今能够用到的,如果没有当年的努力,也不会成就现在的自己。
年是令人难忘的一年,我们的祖国经历了新冠疫情的考验;年也是我的书法收获的一年,这一年硬笔毛笔共获奖十余次,还完成了我的第一部诗集——《我的人间烟火》。
写书法就是写人生,我想说虽然老天让我经历了这么多,但这一切都成为我的财富,在面对许多事情的时候都能够淡然处之。我也庆幸自己没有被困难打倒,没有趴下,而是勇敢地尽自己的能力去做到最好。我想有些时候这也是从书中悟出的道理,也是书籍带给我的力量。感谢父母,给了我生命;感谢老师,传授我知识;感谢亲朋好友,给了我爱心;感谢生活,让我的人生阅历日渐深厚;感谢书法,拓宽了我的人生之路。“生活以痛吻我,我将报之以歌”,我将沿着自己选择的道路,坚定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