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都市的窄缝里整日奔忙,童年记忆已在琐事中渐渐生锈。往日旧事普通如我,无特别难忘。唯有7次“六一”儿童节(留级1年)还残存些许印象,每每忆及总会激动、失眠,那些往事像雨后的晴明山色,温婉、清新。
那是年,有大米饭吃就很兴奋的年代。每到“六一”,爸爸特意从60里外的国营茶厂回来,递给我一支黑色钢笔(什么牌子记不得了,对如今电脑打字的我们,是真怀念),叮嘱我多写字、多看书。拿到钢笔,我那欢喜如秋千一样,荡得高高的。
当即拆开,洗墨胆,擦笔芯,吸墨。顺便抄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写了数遍,背住了,快意于完成作业,准备缠爸爸去玩时,才发现字本上、衣袖上早已墨迹斑斑、污点重重,爸爸说那些字喝醉了酒。
“六一”要出墙报,班主任叫写字好的人写,总没我的份,不过我也有我的光荣和骄傲。
那天,村里其它小学都到我们中心校来参加活动,人多热闹,操场上乌压压一大片。每次都是先升旗,再玩过独木桥、钓木鱼,拔河等游戏,游戏赢了有水果糖吃(现在市场没有卖了,1毛钱10颗)。
那一天还有一件高兴的事是加入少先队,能戴上鲜红的红领巾。
我最高兴的,莫过于用爸爸给我买的钢笔修改“我的六一”作文(语文老师指定的班级优秀作品,代表班级在学校展出),然后贴在橱窗里,供哥哥姐姐们挑刺找茬闹笑话,也享受那些“欺负”我个子小的同学们投来的异样目光。
每年“六一”我几乎都有一篇作文展出,记得四年级那次模仿优秀作文选,把马老师写成马教授,想不到因为方言读音被他女儿嫌弃几次。现在想来也算一种光荣和骄傲吧。
说起“六一”作文,心中那个瞌睡已久的梦想,像鸽子跃出铁笼,我失眠了……
今后要努力跑过繁琐,多点闲暇给童年记忆留点美好,也给自己“灵魂汲取最饱满最热情的希望”。期盼晴明山色能幻化出一道道斑斓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