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字光有字帖等于白练没有灵魂

北京中科医院 http://www.yunweituan.com/m/

偶然发现,周边的世界多了各种眼花缭乱的字帖,毛笔的、钢笔的、行书的、楷书的,当然还有练字的朋友。事实上,我很早就加入了这样一支队伍,谈谈练笔生涯。

从小到大就不会写字,总是被教书的爷爷评价为“跟狗啃似的”,后来,这句话相继出现在我的小学、初中、高中的多数涉及文字的科目任课老师嘴里,不至于那么直接,也是含沙射影的点到为止。我不是调侃自己的“书法”,仅仅是想说明书写的重要性。

大学里的我们,没日没夜忙碌于不知道的什么事儿,很少有静下来的时候,一旦静下来就开始规划人生,再现实点就是订订小计划,多半呢,都会涉猎到练字的计划,于是就开始买下了字帖。第一天,两页;第二天,两页;第三天,两页……然后呢,就没然后了,不知哪天又静下心来订计划,“哎呀,又是多久没练字了!”我想笑了。

大三的我们,开始重视个人修养能力,练字的决心日益坚决,有位高手说得好,“你走一辈子路,腿也粗不了多少;但是你去健身房压两个月杠铃,肌肉就鼓起来了”,练习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自己练了一个多月了,发现效果一般,近来寻得一位大师指导,原来字不是随便练得,自己走了很大的弯路,不是字帖书上说得不在理,而是自己把握不好度,我也总结了一下,带有一点个人情绪,呵呵。

每次看到兄弟们练字,都是描了又描,唰,一页,唰,又是一页,一会儿就翻了很多页,这是最常见的做法了,回过头,估计没哪个字能写到字帖那样规范。在我看来,何其写那么快,不如慢下来,每天就练那么几个字,真正写好他们,融入自己的血液。

练字还有一大忌,练与不练,书写态度有度的不同。就像军队的队列一样,队列训练那么认真,一落实到平时走队列的时间,就稀稀拉拉,怎么会有进步呢,练字就是练的一个习惯,一个静下心的态度,否则的话,我想也是没必要继续下去的。

再则,上升到技术层面了,目前买的钢笔字帖多半分四种,楷书、行楷、行书和行草,我想多数是楷书和行书吧,不知道有没有人思考过自己处于什么定位,是直接上行书还是先楷书再行书呢。在我看来,楷书最为重要,练楷书是第一步,分结构和笔画两种,缺哪儿补哪儿就够了,然后可以练练行楷再练行书,在时间不够充足的情况下最好是直接越过行楷上行书,不然转变不过来,接受不了,行书更多的是笔画,有楷书的结构行书的笔画就完全够了。

那么摆在面前就又有问题了——评判标准,这个嘛,就得以大师标准要求了,对于楷书,脱离字帖达到百分之九十的字帖标准,应该不愁了;对于行书,还有个造字过程,字帖的字不一定都是自己喜欢的,可以参考很多人的字,做选择,抑或是自己根据名帖造出自己满意的字,脱帖能写到自己他人都满意,我觉得差不多了,想成为大师级书法家就还得慢慢来,一辈子坚持研究了,自娱自乐,开心就好了。

忘了说怎么练了,这个分人而异,普遍是三分描七分临。前提是每个字都得认真思考,达到自己的满意水平,把她变成一种生活习惯,写多了就会爱上她的;不贪多,慢慢来,慢工出细活,更何况是练字这种心如止水的活儿。

说说这个灵魂的事情,技术会就是这个满意水平,平时大家讲的笔锋就代表一个人,没错,自己满意的样子就是标准,每个字只要自己满意就好了,不用在乎他人的评价,大师们的字为什么叫大师,不光是写得好,更多的是自己的笔锋独具一格,所以重点在于大师的字会临摹、自己的字有风格!

虽然我的字还是很烂,但是我已经爱上了她,这些年无论多忙每天都要挤至少半小时给她,静静的,慢慢的,我想,我会写好她。毕竟,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84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