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是遗传吗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262246.html马永祥馆长接受碧虚网采访主访人员之一陈步峰老师
采访人物:直隶总督署博物馆馆长马永祥
主访人员:邢小兰、陈步峰
采访时间:年3月13日
后期整理:年2月17日
整理人:吕文田、魏德勇
人物简介:
马永祥,年生,河北保定市安新县人。河北省政府参事室研究员、河北省保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调研员、直隶总督署博物馆馆长。他12岁考入保定市京剧团学员队,专习武生,受教于老一辈京剧武生名家李兰亭的得意门徒——郭景春。年,他被抽调到直隶总督署工作,先后任保卫、宣教部主任、馆长。年至年1月,供职保定军校纪念馆,担任馆长。年2月至年,任直隶总督署博物馆馆长。年5月又回任保定军校纪念馆馆长。
采访现场马永祥表演京剧一、爱读书的“马武生”
碧虚网:碧虚记忆,为未来保存现在。马馆长您好!请您介绍一下您的成长经历,尤其是如何管理直隶总督署博物馆的。听说您小时候学过京剧,是京剧武生演员?
马永祥:是的。我出生在河北省安新县县城,也是白洋淀人,现在属于雄安新区。我从小爱好戏曲,特别是京剧,从七八岁的时候就跟着收音机,或看着样板戏和电影学唱京剧。年,我12岁,正式考入保定市京剧学员队(即京剧戏校),学习武生。
当时我们戏校有很多全国有名的老师,如富连成毕业的,荣春社毕业的,还有天津稽古社毕业的。我的老师就是著名京剧武生表演艺术家郭景春。他是我师爷李兰亭的得意弟子。李兰亭是武生宗师,创建了李派的武生行当,其得意门徒有天津的张世麟、北京的李元春等。
郭景春无论从身段上、唱腔上都可以说是李派最得意的弟子。现在的著名女武生、京剧表演艺术家裴艳玲也是他的学生。我跟着郭老师干了17年的京剧武生。所以有朋友都叫我“马武生”。
碧虚网:您在京剧舞台上的艺术表演生涯有17年?
马永祥:是的,改革开放后,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人们都改行下海做买卖。年9月,戏曲开始不景气,我从保定市京剧学员队转到保定市京剧团工作。23岁那年,保定市京剧团被迫解散。我空有一身武艺,真有一种英雄没有用武之地的感觉。
碧虚网:您是什么时候离开舞台进入到博物馆行业的?
马永祥:年。那时候还叫保定直隶总督署博物馆筹备处。这个大院是中共保定市委的办公场地,那时候还有保定地委,是地市还未合并之前的保定市委。在市委搬迁半个月前,筹备组就进入了。保定市委是年11月24日下午2点正式向筹备组交接的。
碧虚网:您做了17年的京剧武生,您对武生艺术的理解是什么?
马永祥:两个字——认真!唱京剧我是认真的,对待工作也要认真。不管做任何事,都需要认真!认真才能做成事,华而不实终无所成。我从剧团里搞文艺到改行从事文博事业,这一改可不要紧,关键是隔行如隔山,更需要从零开始学起。这就好比是唱戏,比如说我唱武生,改唱小花脸行不行?我唱小生改唱旦角行不行?我改唱小花脸,唱小丑行吗?那可不行,得从零起步,每一个角色有每一个角色的学问,你一点一点的要重新学。
碧虚网:离开熟悉的舞台,踏入新的领域,您有什么应对的办法吗?
马永祥:我改行那年是28岁,就像戏曲唱词里写的,十年寒窗苦。当时我只有初中文化水平。我想,我再刻苦学习十年,不才38岁吗?还能为党和国家做很多很多的好事。年,我报考了自修大学,选的是汉语言文学。我得要会写作,最起码要学会写总结,还不敢想写文章。但是,十年之后我自己会编书了。
我学中文两年多,边学习,边实践。又在河北师范大学文物博物馆和旅游专业学习,拿到了成人高考的大专文凭。从前我学唱戏,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现在学文化学专业更是这样。年,我在总督署搬石礅,从东院搬到中院,一个个摆好。不小心失手,一个石墩掉到地上,把我大脚指甲砸掉了,当场晕倒。有人用三轮车把我拉到了保定急救中心上药。一个星期以后,入学通知书就下来了。我拄着棍子就到石家庄报名进修了,前后进修了五年,为搞博物馆工作打下了专业基础。
碧虚网:您觉得做好文博需要什么样的素质?
马永祥:文博是一门学问。很多大学设有文博系。不是随便一个人就可以当博物馆馆长的。博物馆的馆长应该怎么当?大博物馆、小博物馆内部机构如何设置?哪个部门应该干什么?文物应当如何讲解?这是一套学问。所以我就又从头到尾开始,五年时间学完了文博知识。
后来我又觉得作为一个博物馆馆长,不但要懂业务还要懂一些行政管理知识,于是我又报考了中央党校在保定市委党校办的函授班,叫行政管理本科。三年后我取得了中央党校的行政管理本科文凭。前后算了算,我的所谓十年寒窗,其实是十一年半。
马永祥接受碧虚网采访二、“马军校”的军魂情结
碧虚网:您是怎么到保定军校纪念馆工作的?工作之初难点在哪里?有过迷茫吗?
马永祥:保定军校是自晚清至民国时期在保定创办的一系列军事教育机构的统称,开创了近代中国军事教育之先河。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堂、陆军部陆军速成学堂、陆军军官学堂(陆军预备大学堂)、陆军军官学校等名校均属其中。后来,由于战争等原因解散了。
上世纪90年代初,保定军校纪念馆筹建处成立的时候,没有合适的人选搞这项工作,因为保定军校已经解散九十多年,拆毁了八十多年,原有的多亩被制药厂和畜牧厂占用,仅剩多亩庄稼地可供开发利用。
当时的筹备处临时租用直隶总督署博物馆的几间旧房,我任直隶总督署博物馆的宣教部主任,由于兴趣吧,我很自然地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了。当时条件很差,要钱没钱,要人只有三个。怎么办?我就开始一张照片、一份资料地积累。从无到有,终于把保定军校纪念馆建立起来,直到现在,驰名中外。
要说迷茫过,还不如说困难重重。我深知保定军校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以及对于保定的现实意义,都是非常大的。中央有关领导很关心保定军校的现状。年左右,保定要建全国文明城市,在东郊修建了世纪广场,占的就是保定军校的操场。通过在《保定日报》连续发表文章,并向有关部门积极呼吁,新世纪广场终于改名为军校广场。这是我为保定军校纪念馆做的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我还按原来的照片,复建了大门和尚武堂,尚武堂就是校长办公室。现在,保定军校纪念馆展出的文物很多,都是我们一点一点征集来的。为了向军校将领的后代征集文物,我们做了很多的细致工作。所幸的是,这些将领的家属和后人,包括海外的,台湾的,国内的都很认保定军校这个根儿,很多很有名望的将领的后人都来过保定,都是我亲自接待的。
碧虚网:您在保定军校纪念馆干了18年。18年里,您感触最深的是什么?另外,大家都习惯称呼您“马军校”,请谈谈您对这个称谓的理解。
马永祥:感触最深的,应该是那些从世界各地回来的军校将领后代们对保定军校的情感!他们从美国、澳大利亚、巴西、德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及香港、澳门、新疆、云南等地而来。其中包括台湾蒋介石、陈诚、白崇禧的后代,叶挺、张治中的儿子,傅作义的家人,钱学森岳父蒋百里的后人等。蒋百里还是保定陆军学校的校长。还有革命烈士赵博生、董振堂的后人等。
他们来到保定,给纪念馆带来了军校将领们用过的物品。一双筷子、一个旧皮带、一个旧水壶、一只手表、一支钢笔、一枚勋章,这是他们祖辈的遗物,放心地交到我们的手上,我们一定要保存好,将这些遗物永远陈列在保定军校纪念馆,供人参观,供人缅怀。
关于“马军校”这个称呼,还有个来由。年12月30日,中共保定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国英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他说小马我给你写几个字,我老管你叫马军校,我得为你写在纸上。说完就写了三个大字“马军校”。我想,这也是领导对我的表扬吧,没想到他又在左边写下两行小字:永祥同志在军校工作18个春秋,贡献巨大,因姓马,大家尊称马军校。
年1月5日,陈诚的儿子来保定,他给我题过一幅字:“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永祥校长留念”。我怀疑是他写错了,提醒他我是馆长,不是校长,他说,没错,你比校长还校长。其实,我知道,这是大家对我工作的认可,我更把它当做是一种鞭策。就像我的一位无锡朋友送给我一个保温杯上写的那样:马军校专用,左右还有两行小字: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碧虚网:《荀子·劝学》里有句话叫“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您对文博事业的恒心和毅力令人钦佩。您觉得保定军校纪念馆最大的价值是什么?
马永祥:应该是“军魂”吧!在我们的不断努力下,一些军校将领和学员的后代们,给纪念馆捐赠了很多珍贵文物,有的可以说是非常珍贵的。每一件文物中,都藏着“军魂”!无声地诉说着保定军校的历史,彰显着保定军校的主人们的军魂。
中共保定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国英题字三、文博系的“武都头”
碧虚网:保定军校和直隶总督署,是保定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两块瑰宝。您从少年时期就开始京剧表演的学习,十年苦功练就了一身武艺,这对于您后来从事文博工作有帮助吗?
马永祥:保定是80年代认定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当时专家组来保定考察,最后确定了用“三个一”来概括保定历史文化,即一文一武一衙署。一文指的是莲池书院,一武指的是保定军校,一衙署指的就是直隶总督署。直隶总督署是清代直隶省最高军政长官的办公处所,始建于清雍正七年,为清代直隶省最高军政枢纽机关、我国目前唯一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清代省级衙署。先后在此任职的直隶总督有75人、99任次,其中包括清代名臣方观承、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等。年,直隶总督署被国务院核准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碧虚网:“一文”先略过,“一武”您刚才谈过,现在说说“一衙署”吧。请问直隶总督署怎么改为博物馆的?您又是怎么参与到这项事业中的?
马永祥:解放后,直隶总督署成为保定市委办公所在地。上世纪80年代,两位中央领导来保定视察,听说那里原是直隶总督署时,从保护文物角度出发,都建议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市委接受了建议,着手新建办公大楼,准备从总督署搬迁出去。年11月24日下午两点,市委正式将直隶总督署直隶总督署交接给博物馆筹备处。记得那时候,市委一般走,直隶总督署就空了。领导很急,说不能这样空着,得有人管理。于是,文化局从各个剧团抽人,我就去了。我心想,我有武功,做个保卫是可以的。报道那天,我拎着两把钢刀,心说,我倒要看看哪个毛贼敢来试试我的钢刀快不快。
说归说,毕竟在文物单位工作,不能光凭拳头和武艺,还得有文化才行!我就边当保安边看书,拼命学习有关直隶总督署的历史文化知识,后来又开始学习讲解,当讲解员。
碧虚网:您做过讲解员,都有哪些经验?需要注意什么?
马永祥:这个非常有讲究,首先衣扣一定要系紧,得养成习惯,就是夏天再热,也不能解扣子,一个都不能解!这叫规矩。再细一点说,就连手臂怎样抬、怎样伸都是学问。女讲解员穿裙子不能露膝盖,光脚丫穿凉鞋可以,但不能穿短袜子。男女握手男的不能使劲攥人家,要是见人家长得漂亮就死攥着不撒手,那像什么话。不能吃臭豆腐,不能吃大蒜,讲解的时候要跟对方保持一米的距离,防止吐沫星子飞到人家脸上去。冬天再冷,也不能把手插进衣兜里;更不能顾前不顾后,给这边个正脸儿,给那边个屁股。这里面学问大了去了。这是对游客最基本的礼貌和尊重!
碧虚网:讲解员之后您又从事什么工作?
马永祥:一段时间后,领导看我肯干,就让我当担任保定直隶总督署博物馆的宣教部主任(首任)。宣教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因为就算你馆里收藏的资料再丰富,文物再多,如果不宣传出去,不告诉游客,那也等于零。我认为,能说、能写、能跑、能干,才能胜任宣教部主任。
碧虚网:大家公认您是文博专家、燕赵与太行的骄傲。您认为45年文博生涯你自己最满意的是什么?
马永祥:这些称号有点大,我实在是不敢当!有人戏称我是“神经病”,这个我倒是乐于接受!人称我是马军校、马校长,我由衷欣慰。前几年还有人打电话来问保定军校什么时候招生,可见保定军校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我也很自豪。我会告诉对方,这是保定军校纪念馆,无从招生。现在也有人叫我马总督,不过还没有怎么叫响,马军校、马校长、马神经病,足可以聊以慰藉我45年的付出了。
“碧虚记忆”对马永祥馆长的访谈共有两万多字,本篇仅节选了了四分之一,供大家阅读。马馆长不但热爱自己的工作,还非常健谈。所以他谈起话来滔滔不绝,一口气不说个两三个小时绝不罢休。在采访中,他对直隶总督博物馆和保定军校纪念馆的情况了如指掌,如数家珍。我们跟随他的谈话,梳理他的经历,发现他45年的职业生涯,始终贯穿着一条清晰的线索,那就是不断学习、不断进取、精进不止的职业历程。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成为这一行的精英和专家,这是我们从马馆长身上看到的闪光点。
现场采访时,张大鹏先生也在。他评价说,马校长对保定文化的研究的热爱达到了“情怀”的地步。具体来说,可以就用两个词来概括:一个是精神,精神就是情怀的体现;第二个就是精气神儿,思路清晰,知识渊博。一同采访的陈步峰老师则用五个词来来解读马校长的精气神,那就是:文化自信、家国情怀、工匠精神、英雄气概、太行风范。马馆长有着专业的京剧表演功力,他秉持“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理念从事文博工作,他不断学习,在人生的每一个转折点和事业的每一个挑战面前选择知难而上,勇敢面对。他制定了一个又一个的“十年寒窗”计划,以此来为自己的充电加油,从头开始,强基固本,开拓创新。在为人处事上,他还不缺英雄人物的侠义与豪情,以百倍的热情和完美的理想主义,投入到每项工作中。所以直到现在,我们也看到他在文博舞台上,演绎着如同在京剧舞台上一样的精彩篇章。
张大鹏先生本文来源:碧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