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发型白癜风怎么治 http://baidianfeng.39.net/a_dxkfbl/210820/9339344.html
刘素芬涪陵城区第七小学校
“诚心做人甘素洁一生,精心育人求芬芳满园”。刘素芬以名为设、以言行诠释着教育的真谛。28年的书香育人路,28年的奉献岁月旅途,她一路前行,始终坚持做太阳一样的老师,把光芒洒到每一个孩子身上,洒到每一个孩子的心田。
年参加工作的刘素芬,通过自我追求和不懈努力,曾先后荣获全国模范教师、重庆市特级教师、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重庆市骨干教师、重庆市优秀班主任、涪陵区科技拔尖人才、涪陵区师德师风先进个人、涪陵区名教师、涪陵区十佳辅导员、涪陵区中青年骨干教师、涪陵区优秀共产党员、重庆市第五次党代会代表等多项荣誉称号。
儿时恩师助梦发芽
苦修技能梦想开花
刘素芬小时由于家庭贫穷,性格较为自卑,在同学和老师面前总是显得怯怯懦懦的。但在她11岁那年,她看到了梦想的曙光,找到了奋斗的方向。
“那是王小明老师的第一次语文课,他在全班组织了一场作文比赛,我第一次有了参加活动的机会,便拿起过世父亲送给自己的第一支钢笔写起了作文。回忆起趴在他军大衣上晒太阳,顽皮地取出他的假眼球,用没烧尽的黑柴棍在墙上教我做加减法,点着火把到村口等拼命干活的妈妈回家……”一边写,一边落泪,写完后,许多字已经模糊不清。
第二天,王老师宣布,获得第一名的,是我!就在那时,我要当老师的想法就此萌生,心想长大后一定要成为像王老师一样的人。”说起儿时的经历,刘素芬深叹了一口气,略有愁绪的望了望窗外。
时日飞逝,刘素芬小时埋下梦想的种子开了花,她沿着儿时许下的梦想终于站上了三尺讲台。
为了不断完善自己,初上教师岗位的刘素芬,每天苦练普通话,曾翻烂了一本崭新的字典;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每期备课教案手写3本以上;为了形磨练教学技能,参加各种比赛20余次;为了提升专业素养,她博览群书,博采众长,学习笔记装满抽屉。
不忘初心爱生活
牢记使命树榜样
来到涪陵城区第七小学校的刘素芬,在工作和生活中始终坚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常常以自身示范带动着年轻教师们不断前行。
年,刘素芬被查出患有甲癌,突如其来的打击让她有些不知所措。经过治疗,她做了甲状腺切除手术,继续回到她热爱的教室。
但在手术后初期,她完全失声,对于一个老师而言,没有了声音就像战士失去的武器。于是,在康养恢复期的刘素芬就用键盘代替声音交流,用手写文字来安排工作、指导老师赛课。三个月后,她才勉强能发出一点声音,但一想到班上还有73双期盼的眼睛在等待,她便借着话筒,毅然回到了课堂。
正是刘素芬这种对生活热爱,对生命珍惜,对事业执著的态度,深深地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28年的教师从业生涯中,刘素芬奋发不止,她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担任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优秀电影促进学生各种表达能力的有效性研究》主研教师。担任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特色学校发展专项课题论著《个性教育初论》(ISBN-7---3)的编委,担任《春华秋实》个性教育探索论著(ISBN-7---3)编委,参与区教委《礼仪与生活》教材(高段)的编写。
此外,刘素芬还多次在市区级、校级刊物上发表教师范文、论文、教学设计等,其中20余篇文章荣获国家、市区级奖项。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刘素芬积极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指导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她曾先后送课到大足双桥、天台、武陵山、中丰、南沱等地,多次分享《小学生习惯培养八字秘诀》等语文教学和班级管理的经验,多次参与学校赛课指导,辅导多名年轻教师在市区上竞赛课、研究课获奖。
独创“情智教育”模式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年的班主任工作生涯,刘素芬始终坚持实施特色管理,落实和谐发展有匠心;架设沟通桥梁,统一教育合力有诚心;开展教育活动,促进道德内化敢创新。形成了鲜明的“情智教育”特色模式。
据了解,刘素芬在班主任生涯中,自己摸索独创了以“四人互助小组”和“班委晋级”的形式实施班主任为核心、网络式管理模式。
“什么是‘四人互助小组’和‘班委晋级’模式?”
“班上同学分为三个小队,有固定的队名和呼号,如:彩虹、彩虹,魅力无穷……班上73个学生,设立了73个岗位,学生自主定岗位,一人一岗位,一岗一职责。班委胜任一个岗位后,可交换岗位和竞选第二个岗位。在班级中建立竞争机制,以小队为单位在学习、纪律、卫生、活动等方面进行比、赶、超,既规范了班级纪律和与人相处的准则,又保护和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刘素芬说。
此外,在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中,刘素芬结合班级实际,设计并开展以“成长加油站”为主题的系列养成教育活动。活动坚持每周三个“一”:每周培养一个主持人,每周学一首礼仪儿歌,每周重点训练一种礼仪……每周训练中坚持每天三个“一”:每天由学生按学号轮流讲一个礼仪故事,每天学一段礼仪,每天树立一名班集礼仪之星。
在刘素芬所设计的这些特色教育模式中,深受专家好评的是“小课题”调查研究活动。其活动内容多是利用星期天和节假日,指导学生开展“小课题”调查研究,如“我们的生活污水哪里去了”,“古民居——石龙井庄园排水系统的科学性”,“涪陵市民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现状”等多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让学生在实际调查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多渠道多思维解决问题,以此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编辑:涪陵区妇联
推荐阅读
“花”样亲子时光-涪陵区妇联开展“浓情中秋花好月圆”亲子插花活动涪陵区妇联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