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米粒妈
上周五,各家长群里,老母亲们还在奔走相告、捂着嘴相互提醒。
周六,过得跟坐过山车一样。
上午11点多刚开完线上家长会,老师正式通知周一返校。
下午,梦就碎了
神兽派送失败,继续砸手里。
帝都这波疫情本来已经进入了收尾阶段,结果,一家酒吧,一举歼灭了北京几乎所有区。
悲伤来得太。。。猝不及防了
朋友前段时间刚跟我吐槽:一家六口在一起居家,此生都不想再有了
结果刚上班一周,因为他们小区有酒吧密接,她又双叒叕居家了。
朋友说,现在看一眼娃,都觉得辣眼睛,根本没办法好好相处。从上到下,怎么看怎么不顺眼,浑身上下哪哪都是毛病,已经开始怀疑是不是亲生的了
米粒妈觉得吧,孩子这个物种,你真不能天天跟他们大眼瞪小眼。
平时白天上学,晚上见面,还能忍;偶尔出差回家,几日不见,又是一只小可爱;但要是24X7这么耗在一起,还持续一两个月?恕我直言,感情破裂的时候,连个冷静期都不需要有。
养孩子,就像拆盲盒,你可以说是拥抱惊喜,你也可以说是见证失望
拆出隐藏款,那是上辈子拯救了银河系,可惜啊,大多数时候,咱是怕什么来什么!
身在海淀,米粒妈身边最不缺学霸家长,什么清北复交、藤校海归、博士、大学教授、投行高管、公司创始人……对于他们来说,人生最简单的事儿就是学习!
我有一对学霸夫妻朋友,智商都在左右,他们说家里“四老”,智商绝对不输他俩。
没想到,下一代,智商回归均值了。
他们家的娃,从小能说会道,情商超高,朋友却跟我吐槽:这孩子哪怕把情商的边边角角余出来一些补给智商,我都不至于大把大把掉头发。
说实话,为人父母,最大的挑战就是要养一个跟你完全不一样的孩子。
因为你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理解ta(当然也可能永远理解不了)
孩子也不知道你为什么理解不了ta
朋友说,世界上最简单的事儿就是学习,世界上最难的事儿就是管孩子学习。
她和老公白天在实验室做着最尖端的实验,晚上回到家就开始思考人生:为啥学习这么容易的事儿,到儿子那,成了逾越不了的鸿沟。。。关键这还只是小学
他俩晚上在家都抢着做家务、抢着干活,要么就是双双加班、看资料……我哭笑不得:嫌弃都写在脸上了,敢更明显点么?
不过学霸终究过不了自己那一关,虽然抗拒亲自上阵辅导,还是给孩子找了一对一老师,用朋友的话说:花钱续命
就像米粒妈前几天给大家分享的《看完这两个佛系养娃的海淀妈妈,我倒吸了一口凉气!》
纪录片里那个谷歌妈妈,自己和队友都是学霸,论学业、论事业,那绝对是“别人家爸妈”,但他们的儿子在班级里,只有固定5-10个同学能排在他后面,换句话说,就是40个孩子里的中下。
谷歌妈妈也经常发出灵魂拷问:这孩子什么时候能开窍呢
米粒也是普娃一枚,一开始我还挺跟她们共情的,后来想想,我有啥资格,人家娃和爸妈,至少有一边儿是牛的。。。
他们苦恼的根源真不是娃太普通,要怪只能怪自己过分优秀了
再给你们讲讲我发小,她跟孩子,更是相爱相杀!
米粒妈这个发小,从小就成绩好,我觉得她长得就是一副学习委员的样子
努力、懂事、听话,对自己要求严格,好胜心强。
从小到大,每个阶段,她好像都知道自己要什么,目标是什么,要达到目标需要努力做到什么。
父母那叫一个省心。
(我天,跟她一比,同在丰台长大的米粒妈,小学六年级之前一直在傻玩儿,跨区考上X大附,绝对是交了狗屎运)
我这个发小,考上了当年我们所有丰台孩子做梦都想上的十二中,之后也一直稳定发挥,大学,出国读研,回国央企,后来创业,整个人生就两个字——开挂。
但是自从有了娃,发小说,她“开挂”的人生,只剩下“挂”了
她经常跟我们吐槽:从没见过这么“油盐不进”的娃,不管你是给他猛攻彩虹屁,还是劈头盖脸痛骂一顿,人家内心毫无波澜,不喜不悲,该怎样还怎样。
态度还挺好,所以每次发小都觉得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她说,孩子最大问题一是“不认真”,二是“不上进”。
无论做自己喜欢的、不喜欢的,擅长的、不擅长的,简单的、有难度的,学习上、生活上……所有事情都能做得一塌糊涂。
发小说,有很长一段时间,她还想,要不就把主动权交给孩子自己,让他自己安排学习、生活。妈呀,糟糕到,老师以为那段时间他家出了什么变故
发小不是那种智商超群的天牛,但她从小到大,无论学习、工作,只要她接手的事情,一定竭尽全力做到最好,那股认真劲儿,我是真心服气的。
结果她家娃,完全没有遗传到这一点。
发小说:写字敷衍、计算马虎、一上网课就跑厕所,还能坐马桶上睡着。自己选的几个兴趣班,每一个都是上几次课就不想再去了,让他坚持,他就“人在教室,目光呆滞”。老师安排的任务,从来都是凑合了事。
“我们跟着他屁股后面干着急,结果倒成了‘皇帝不急太监急’。”
考试最后一名,这孩子安慰妈妈:班里总要有人当最后一名的,这也是一份责任!
发小差点没背过气去:把“考倒第一”说得这么清新脱俗,还“责任”,你怎么不说其他同学考得好是因为你在“负重前行”呢!
刚上小学的时候,发小还经常被老师找,后来不知道是不是老师也放弃了,除非有纪律上的问题影响班级、影响其他同学,关于学习,老师已经不再提了。
发小经常发出天问:我半辈子无论做什么都努力认真,怎么就生了这么个对自己毫无要求、没有上进心的孩子呢?
其实米粒妈发小这种情况,做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就好比“边牧”长大了,结果养了个“二哈”,是挺让人崩溃的。
对于妈妈来讲,认真、上进、不敷衍,这些都是从小刻在骨子里的,即使没有人要求,她也会对自己有要求。
所以她是真心理解不了孩子,为什么写一页计算题,认认真真也不过就15分钟,但他情愿抠鼻子、搓橡皮、卷纸边儿、放空……就这样在椅子上呆坐40分钟,就是一笔不动。
妈妈:咱们认真写完作业,之后没有负担、彻底放松地玩,不好吗?
儿子:不好!
米粒妈经常安慰发小:同一个世界,同一批孩子,一样的磨洋工,一样的油盐不进。要不然,我写了一篇《小学生磨洋工实录:看完气笑了!》,底下怎么会有那么多同款小学生家长留言吐槽呢?
像我和米粒爸这样的普妈普爸,看着普娃米粒,倒也没有那么大的落差,这是唯一能安慰到我的
做家长,最大的修行,就是要跟着孩子的脚步,顺应他的节奏。
对于米粒来说,除了学习,有另一件事,真的让我“说服自己”很久,才慢慢释怀。
人家的苦恼是:我一学霸家长怎么就辅导不好孩子学习。
米粒妈苦恼的是:我如此爱买买买,怎么米粒就这么抠!
我之前还写文章诉说过我的苦闷《败家妈妈PK抠门儿子,太上头了!》,虽然很多人都觉得这件事“无伤大雅”,甚至觉得孩子抠点总比大手大脚要好。
但真心实意地说,米粒“抠门”这一点,真的困扰我很久,就还挺影响生活的,我也是经过了多少年的挣扎,最后才慢慢放弃抵抗的。
倒不是说我花钱被他念叨,或者我自己赚钱自己花都没这个自由了。
而是我觉得对于一个凡人来说,要有对精神的追求,也要有对物质的欲望,这才正常。
精神追求那是更高层次的,在孩子还没有达到那么高的高度的时候,对物质的欲望同样是推动他一路向前的动力。
这谁能想到,我家的金钱教育,居然是让孩子敢消费,感受“花钱”的快乐
我到商场“强行”给米粒买不打折的乐高,又给他买单了一双并不便宜的新鞋,还有比家里的钢笔贵好几倍的功能性钢笔……
我在哈根达斯给他买巧克力球,挖冰淇淋吃时,我问他:“这个,是不是比伊利好吃点?”
答:"是,但是跟梦龙也差不多,以后吃梦龙就行了,这个好贵。"
我不死心:“晚上就可以玩乐高了,开心吗?“
“晚上还有网课要上,没时间玩呀。”
“那钢笔是不是很喜欢,很好用?”
“那倒是。“
“你看,用几支便宜的钢笔就能换到一支更好的钢笔,咱们干嘛不开始买个好的呢?!“
“嗯,不过,鞋就真的不用买了吧。“
。。。。。。
养一个自己很了解,完全hold住的娃,好比考卷上都是10以内加减法。
但绝大多数,你的孩子都喜欢不按常理出牌,你怕什么,他给你来什么,你不会什么,他就考你什么。
生娃活就是这么惊险、刺激,充满未知。
但其实想明白一件事,就会释然很多。
孩子是孩子,我们是我们。孩子不会复刻我们的人生。
我们似乎永远也搞不清楚孩子们的小脑瓜里到底在想些什么,很多时候,我们也无法用自己熟悉的方式,把他们养大。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使命,只是我们还没发现而已。
就像再难搞的日子,我们也要撑过来,哪怕再难搞的孩子,我们也得陪着他们长大。
哪个妈妈没在深夜里崩溃大哭过?没在养娃路上怀疑自己过?
最后,给你们分享海桑《写给女儿的诗》中的一小段,悄悄说,几乎每一次崩溃后,我都是用这段话治愈自己的
你不是我的希望,不是的
你是你自己的希望
我那些没能实现的梦想
还是我的
与你无关,就让它们与你无关吧
你何妨做一个全新的梦
那梦里,不必有我
我是一件正在老去的事物
却仍不准备献给你我的一生
这是我的固执
然而我爱你,我的孩子
我爱你,仅此而已
……
个人简介:
米粒妈频道(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