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做事结果总是不如意小津安二郎告诉你真相

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

你年初给自己做了好多目标规划,到年底却一个也没实现?

你买了很多书,却一本也没读完?

你报了很多学习训练营,却一个也没学好?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我们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所有事情都做得面面俱到。如果我们想要在某一领域有所成就,就要去专注在这一件事情上,而不是把自己的精力分散到各种事情中去。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要把自己的精力聚焦在当下你认为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上。

比如,你想在写作领域有所成就,那就需要专注于写作这件事情。你可以阅读很多写作方面的书籍,坚持每日写作,输出有质量的文章。你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创建自己的个人品牌,自己出版书籍等等,总之就是持续在写作领域深耕。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的作者说:每个成功人士的人生轨迹都是“只做一件事”的佐证,因为它是指向成功的绝对真理。

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就是“只做一件事”的典型代表。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所有拍摄的电影都保持同一种习惯和风格。他的电影大多都是在描述普通人的生活,从细微处入手,温婉写实。

曾经有人劝小津安二郎换一种风格的电影,但他却固执地坚持着自己的风格。在他的自传性随笔集《豆腐匠的哲学》一书中,他这样写到:“我是个豆腐匠,你叫一个豆腐匠去做咖喱或炸猪排,当然不可能做出可口的食物。”他始终坚持自己的“豆腐匠哲学”,一直持续了三十多年。

正因如此,在世界各地的影迷心中,他的电影与其同时代的沟口健二和黑泽明导演的作品,几乎代表着日本电影的最高艺术成就。

吉尔伯特·图哈伯耶是美国著名的长跑运动员,他对跑道和赛场无比痴迷,初中时就分别获得了米和米的全国冠军。在一次胡图族人的袭击过程中,他因为跑得快,成了那次事件中的唯一幸存者。

后来,他成了奥斯丁市的最著名的跑步教练。他还与别人合伙创办了瞪羚基金,用来资助家乡布隆迪钻井取水,而这个基金资助的主题活动就叫“为水奔跑”。

可见,奔跑成为了贯穿他生命的主题,并点亮了他的人生。

还有我们熟知的著名演员孙俪,网友都感叹她才是真正的人生赢家,家庭事业双丰收。

在影视作品上,孙俪并不算一名高产的演员。从《甄嬛传》到现在,她给自己的定位就是每年只拍一部戏,她说要保证每一部戏的质量,要对得起观众。

所以,她对每一部戏都精益求精。她曾说过:“我有一个习惯,我每拍一部戏,我就每天拿着它读、拿着它念,对着镜子演,让自己能够去适应。”

正因为她的这种敬业精神,近些年,她的每一部作品才能成为精品。

作为导演的小津安二郎,他也不赞成当红演员同时出演多部影片,因为受限于精力,很难在同一时间认真去扮演两个角色。敷衍了事只会让“电影人”变为“电影工”。

美国作家奥格·曼狄诺说:“一次只做一件事的人,才会领先于这个世界。”

世界顶级的公司通常都是以一种产品或一项业务著称。比如,英特尔公司以其处理器为主要收入来源,谷歌专注的是搜索引擎业务,并以此为渠道卖广告盈利。然而,也有一些公司在拓展业务的道路上日渐走向衰落。

比如,派克公司刚开始的时候主打的是高端钢笔,曾一度位居高端钢笔市场第一的位置。但后来,随着钢笔低端市场的日益火爆,派克也想从中分一杯羹,就相应地推出了低端钢笔。

然而事与愿违,派克钢笔低端市场遇冷,不仅销量堪忧,还严重影响了其在消费者心中的品牌形象,导致在高端市场的派克钢笔销量也大幅下滑,市场份额损失了将近七成。

对于企业来说,一次只做一件事至关重要,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更是如此。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我们每一天承受的信息量比前人一辈子的还多,为此我们被驱赶着去做不同的尝试,殊不知这不仅花费了我们大量的精力,得到的回报反而很少。

就拿我自己来说,去年我报了很多学习训练营,有写作、育儿、理财等等。我每天在各种训练营学习,把自己搞得很累,但到头来却发现,我哪个领域的内容都没学好。

相信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那我们该怎么做呢?

那就是做事不可贪多,给自己多做减法。一次只做一件最重要的事,对于那些旁枝末节,可以果断地舍弃。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对自己最重要的那件事,并坚持去做。

从优而选,才能享受品质生活。

——感谢阅读——

原创不易,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欢迎点赞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23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