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第一本钢笔字帖——《钢笔字范》,上海中央书局于民国三十八年向全国发行。殊为难得的是,这本字帖出自书法大师邓散木、白蕉之手,堪称字字珠玑,实属经典之作。
邓散木像邓散木(-)毕生精研书法、篆刻,兼及诗、画。书法五体皆精(不仅是能写并且精通),在书法界有“江南祭酒”的美誉;篆刻则有南邓北齐(白石)之称;其诗、画亦颇有可观处。有大量的诗词、墨宝、印迹、字帖、专著传世,诚为现代集大成的艺术家。
白蕉像白蕉(-)精擅诗、书、画、印,与徐悲鸿、邓散木齐称“艺坛三杰”。书法取法“二王”,沙孟海盛赞其“三百年来能为此者,寥寥数人”,与沈尹默、潘伯鹰并称海上“书坛三杰”,是现代中国书法帖学的杰出代表。其写兰尤享盛誉,时以“白蕉兰、石伽竹、野侯梅”称为三绝。
民国时期,邓、白二人以书法名重天下,是大师级的书法家。西风东渐,钢笔传入我国后,以其方便快捷而风靡开来。素来注重书法的士人们,此时不得不面临钢笔书法这一全新命题。
传统书法功力深厚的邓散木、白蕉便开始了钢笔书法的探索,多年心血,凝聚而成这本《钢笔字范》。此书全面细致地介绍了钢笔的执笔方法、基本运笔,精写了楷、行、草三体字范。
白蕉钢笔真书基本运笔法之一可以看出,白蕉用钢笔所书写的“真书基本运笔法”,一波三折,极富毛笔书法魅力。由此可见,其钢笔书法胎于传统经典,故而韵味深长,令人百观而不厌,把玩之际,不忍释手。
白蕉钢笔真书基本运笔法之二同样,邓散木用钢笔临写了很多经典法帖。这告诉人们,钢笔书法也应取法高古,勤学苦练。在《钢笔字范》中,他们均以“二王”书风展示钢笔书法的流动柔美,但对北碑的雄强朴拙之气没有作必要的探索,诚为遗珠之憾。
邓散木临写的王献之《玉版十三行》局部今天来看,这本《钢笔字范》的艺术水平自不待言,尤为可贵者,在于二位先生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勇于变革的探索精神。当年,出版家平衡在《钢笔字范》中,盛赞邓散木、白蕉二人从事的钢笔书法创作是“开书法之纪元,树艺术之别帜”。诚如斯言,他们以高深的见识,丰厚的学养,深厚的功力,赋予了钢笔书法极高的艺术价值,对当代的硬笔书法创作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邓散木钢笔临写的王羲之法帖时光过去了一个甲子,当我们再翻开这本《钢笔字范》,反观目下中国书法热潮频起,钢笔书法也是如火如荼,深入人心,不禁对二位先贤当年勇开钢笔书法先河的识见和勇气深感敬佩。值得欣慰的是,二位先生当年殚精竭虑的事业传承有人,并不断地发扬光大,这足以告慰二位先贤的泉下之灵
邓散木钢笔临写的欧体《醴泉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