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钢笔曾经市值超7亿,现在竟抵不了上海

点击君望学堂,我们为金融设计新的学习方式

记得刚上小学的时候,钢笔是在小君心中是非常神圣的存在。家长总是说,你现在太小了,用不了钢笔,会把钢笔写坏的。于是,钢笔和成长挂上了钩。

长了几岁后,小君终于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支钢笔——英雄,从此便开始了漫长的……修笔尖之路。

那时的英雄,是小君见过的那个时代最流行的钢笔,几乎人手一支。当时,哪怕说那是英雄钢笔的年代,也毫不夸张。然而,盛极一时的英雄,如今却逐渐没落。

“曾经资产超7亿,如今抵不上上海一套房。”这便是英雄钢笔厂的真实写照。

英雄如今的经营状况极不乐观:年之前每个月的产量还能有万支,而现每个月不到14万;现集团成员也不断流失,从当时的1人,到现的不足人。根据在上海联交所的挂牌信息,年,英雄营业收入约合万元,同比下降13.09%,净利润亏损万元,同比下降近%。截止到年7月31日最新的资产评估价值,英雄的总资产约为万元,净资产为万元。

英雄为何沦落至此?

质量问题

质量是硬伤。用过英雄钢笔的人,应该都遇到过这些问题:吐墨不均,划纸,爆杆,笔帽碎裂……在物质贫乏的年代,这些是能够让人忍受的,甚至被视为常态。然而,现如今有了更多选择,英雄的质量却仍旧如此糟糕,那客户也就只能用脚投票了。

实际上,英雄的品控如果能做得再好一点,加上老牌子的名声,应该能活得更好才是。

缺乏创新

先来玩个找茬游戏,看看下面两张图有什么不同点。

小君用了火眼金睛,才勉强看到笔管尾部的LOGO是有差异的。前一张图是“HERO”,后一张图是“LAMY”。

英雄抄袭,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这款英雄,便是仿照凌美狩猎者生产的,还是低配版。凌美狩猎者市场上售价左右,而英雄,勉强够得上零头的一半。假凌美毕竟不是真英雄。

替代商品

不可否认,中性笔的流行,也是对钢笔行业的一次冲击。中性笔便宜、便携以及易书写的特点都将钢笔远远抛在身后。再加上现在各种正规考试,例如中高考,都要求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答卷。抛开这些不谈,哪怕允许用钢笔答题,也没有人愿意冒这个风险吧。这就又回到了之前谈到的那个点——质量问题。

科技进步

手机电脑的兴起,使得键盘代替了书写。短信、邮件、文档,无一不彰显着更加便捷的文字传播途径。“低头族”泛滥的时代,大概也很少有人能够沉下心来,端坐在书桌前写下一页钢笔字吧。

实际上,此英雄非彼英雄。我们口口声声谈论着的,早已不是当年叱咤风云的那个企业。

在国有企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遭遇理念滞后、机制不活和假冒猖獗,英雄金笔在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惨遭“滑铁卢”。2年,原“英雄股份”旗下与笔相关的资产被同处制笔行业的国有企业海文集团托管,而房地产之类的其他资产则被置入了另一家国有企业。海文集团于3年投资万元组建了现在的上海英雄金笔厂有限公司,并于6年将集团名称改为英雄集团。

目前,英雄有望翻身

英雄金笔厂于年走出了经营下滑的困境,当年营收实现了33%的增长。今年1-5月,英雄集团与其下属的英雄金笔厂又分别实现同比12.13%和26.17%的增长。“今年英雄金笔厂的销售目标是力争比年再增长20%。”英雄集团总经理潘宏介绍说,这与几年前的困局已大不相同。

无论如何,质量和创新仍旧是能救企业于水火之中的法宝。当年花6元钱买英雄钢笔的学生们已经成长为了消费的主力军,然而,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够靠情怀起死回生。

如果英雄能够放下国企的架子,博一个涅槃重生,也不是没有可能。只是,英雄真的能放下架子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9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