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牛荐书一书尽览北京名物,看年轻人在

幅手绘作品,篇优美短文……这是《北京名物》一书所描绘的场景。近日,该书由中国画报出版社推出,该书为汉英对照版,展现了中国年轻人在北京的种“最流行”的生活方式。《北京名物》通过幅精美手绘作品和篇京味十足的优美短文,将北京古老的特色文化地标与年轻人的现代生活完美融合,描绘了中国年轻人在北京的种“最流行”的生活方式。翻开它,你会了解如今北京的年轻人在哪儿看书、在哪儿喝咖啡、在哪儿听音乐、在哪儿约会朋友、在哪儿发呆、在哪儿看艺术展、在哪儿逛街……你对北京的所有文化好奇心和味蕾,在这里都能找到答案。这是一本关于“生活方式”的书——它将艺术性与生活化场景相融合,处插图全部采用了手绘插画的形式,将北京特有的古貌,和具体的生活细节结合起来。这里既有喧闹的市井生活,又有颇具格调的特色小店;既有历史感厚重的古建,又有科技感十足的现代高楼;既有川流不息的人流,又有享受幽静的二三人群。一幅幅看似普通的市井生活图片,却让人感受到了真挚的情感。这些插画仿佛一帧帧电影镜头,一点点拉近读者走进北京这座城市,用“人文浸润”的方式表达“中国形象”。这本书有着浓郁的“地道北京味儿”,但处处体现出国际范儿——它的水彩画风、文字风格、选取地点、叙事角度与双语行文,并不是故步自封的“讲给老北京的”,而是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讲给年轻人、讲给不一定熟悉北京的人,用世界听得懂的图文风格,讲给世界听。“让世界听得懂,让年轻人听得下去,让故乡人听得落泪。”这还是一本与运河有关的书——“运河文化”作为北京文化的重要元素,被较多的收录到书中:书里特别精选绘制了大运河森林公园、玉河故道、通州“三塔一庙”、运河文化广场、城市副中心图书馆效果图等与大运河相关的场景。“一支塔影认通州”,这是祖祖辈辈的老通州人都念叨的话。这塔指的是辽代始建的通州燃灯塔,这塔影下的河水,则是流淌了千年的京杭大运河。随着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借运河水系,通州建起了运河森林公园,也成为北京市唯一的一所运河生态天然大氧吧。跟随着运河,一路从城市副中心到达北京城区,玉河故道曾作为大运河千里漕运的最后一段在胡同中蜿蜒,故被老北京们称为“胡同里的运河”。这些地方无一不在讲述着这座古老城市的千年变迁。在艺术表达方式上,《北京名物》除了采取汉英对照的双语形式之外,在画法上还借鉴了国际受众认可度颇高的“钢笔淡彩”,运用国际主流设计元素、色彩,做到了原创设计与国际化表达相融合。可以说,《北京名物》以艺术化的笔触、光影和故事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创新了讲故事的理念、形态和方法,用平常人的视角、平实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生动呈现新时代北京的发展变化,让海内外受众愿意看、喜欢看、看得懂,有效扩大对外传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黄彦文校对徐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63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