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以林作品《萌驴》,雕塑,冬奥会试点村张家口市下花园区武家庄村吉祥物,创作时间年11月。雄驴尺寸:66×31×70厘米,雌驴尺寸:60×29×65厘米。
编者按:在即将于年1月10日开幕的第23届美国洛杉矶艺术博览会(以下简称“洛杉矶艺博会”)上,由文化部批准并同意,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将继续在中国国家展区推出高规格的中国艺术大型展览。其中,当代艺术家刘以林将带来包括雕塑、油画、钢笔画等作品在内的个人展。刘以林以其对东方传统文化的深刻体悟,转化为独特而极具辨识度的个人化艺术语言。作为京张冬奥研究中心研究员,刘以林为河北省张家口市下花园区武家庄设计了吉祥物《萌驴》,该作品也将在年洛杉矶艺博会上展出。这一吉祥物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刘以林的创作理念:坚持从本土文化元素出发,用原创艺术风格走向世界。
刘以林作品《待月黄昏后》,油画,创作时间:年。尺寸:30×40厘米,此作品将参加年1月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中国国家展”。
刘以林:源自本土明确理念——由冬奥会吉祥物设计谈起
冬奥会吉祥物的设计,水准应是世界顶尖级的。笔者周游世界时,有一年到南美洲,那里正是炎夏,突然看见大街上的圣诞老人,知道要过圣诞节了,很感慨。圣诞老人已是世界符号,不管什么季节、在世界何方,只要看到圣诞老人,就知道要过圣诞节了。崛起的中国也需要这样一个强烈的符号,这次冬奥会吉祥物的设计是很好的契机。我们看前面十三届冬奥会的吉祥物,原创意义的作品很少。原因何在?主要是观念,如果观念不领先,举国之力也很难抵达;如果观念领先,任何一个普通个体也有可能抵达。
刘以林作品《云客》,雕塑,青铜,创作时间年5月。尺寸:××厘米,安装于北京市房山区莱恩堡酒庄。
中国冬奥会吉祥物,一定要设计观念领先。如何领先?有几大要点:
一是要对旧的设计理念进行明确回避。具体讲有3个区域要回避,否则很难出世界顶尖作品:首先,不能是具象的。具象的,也就是写实的,在立体形体上,法国人罗丹已达极致,无论如何设计都很难超越,就如同西方人学习唐诗一样,要超过唐诗完是不可能的。其次,不能是“欧美式抽象”。英国人亨利·摩尔在这方面已达极致。现在这个区域模仿性的作品很多,其中距离近的,会有明显模仿之嫌;距离远的,则易成私家经验,作品有时会显得很丑陋,不但普通大众难以接受,一般的知识分子也很难接受。最后,不能是卡通的。卡通的设计层面,视觉位置上很难区别出具体作品彼此间的巨大不同,无论如何设计,都很难成就其独一性。韩国的吉祥物白老虎,笔者认为,原创境界不足,原因就是没有对卡通状态进行有效回避。
二是要对新的设计理念进行确立和选择。在理念上东方是否有领先西方的方面?世界语境一体化以来,西方现代文明客观上处于阶段性强势,中国美术总体上是“信息输入”状态。如果真是这样,那还靠什么设计出世界顶尖级的作品?以笔者周游世界5年和隐居深山14年的经验和“草根观察”,笔者认为世界创造力已出现东移迹象。具体到美术方面,千百年来,人类进行美术创造基本靠的是经验和视觉,比如,画马和河流,先有经验,然后学画形态,临摹大师的作品,写生,这样创作的作品大致是具象的,表现的是大自然的一个点。第二个阶段,西方文艺复兴以后,艺术家们开始对经验和视觉的理念不满,如毕加索,他对经验和视觉的创作理念进行摒弃,采用概念和思维的创作方法,二维喧嚣,冲击力很强。亨利·摩尔的作品也大致在这个区域。现在美术创作的瓶颈主要在这两个方面。有人对中国座城市的雕塑进行过统计,平均每座城市有座大型雕塑,但原创作品很少。所以吉祥物的设计理念要脱离上面两个区域,进入第三个阶段,即“本质主义创作”阶段:一切事物都有一个最后存在形式,这个形式是哲学形式,将此形式物化,即用美术形式表现出来,就是吉祥物设计的最新理念。
三是“本质主义创作”的特点和具体作品是怎样的?一是作品有具体事物的本质特征,一眼就能看出是这个事物;二是极简,不是简单,而是大道至简;三是审美通感,不论内行外行,也不论东方西方,人人都很喜欢;四是它第一眼看“是”这个事物,紧接着立刻就感觉“不是”,它的“是”和“不是”对人的思维有“激醒”作用;五是有汉唐精神,饱满、快乐、向上,没有猥琐感、破坏感和阴郁感。这种理念的作品,年我有多件在法国巡展,原本计划展出一个月,后因受欢迎一再延长到13个月。如雕塑“十二生肖”系列的《鸡》,法国人不以为是中国生肖鸡,而以为是他们的高卢鸡。还有《蛇》,蛇的精神上的阴森和形体的细圆,两者改变一个,就不再是蛇,而笔者的《蛇》去掉了阴森,形体也变成扁的了,它为什么还是一条蛇?这就是西方美术理论不能解释的,它是中国本土原创理念。张家口下花园武家庄的吉祥物《萌驴》设计上也是一样,它回避了具象、欧美式抽象和卡通,理念上越过了“经验和视觉”与“概念与思维”,直接用“本质主义创作”理念,作品成形后受到专家和村民的欢迎,而且不会与东西方任何艺术家的作品重合。
刘以林作品钢笔画,创作于年,发表于《读书》杂志时配有下述文字:“每一个别事物,皆反映整个宇宙。”(德国:库萨的尼古拉)此作品曾参加法国巡展。
刘以林谈创作随想
一、灵感和顿悟
灵感是瞬间闪烁,它来了,突然出现在那儿,必须有思维固化,否则它就像一阵风,或一个火星,马上就没有了。苏东坡言:“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顿悟有一个点与灵感一样,是瞬间打开的,它一闪而现。但顿悟比之于灵感,有千万倍的稀缺性,灵感人人可得,对于一个创作者而言,常常可得,但顿悟却要机缘际会,万里挑一。有人说,东方智慧的源头是《易经》,巅峰是禅宗,而禅宗的核心观念之一就是顿悟。顿悟与灵感的不同,在艺术上的表现,是灵感会瞬间而逝,顿悟却直达浩瀚大海,作品之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二、厚积薄发和为道日损
厚积薄发是长期积累,引而不发,就像湖水越积越多,突然开闸,喷发而出,它是以“积累”而得多,这是沉着的淡定的创作铁律,是指引一个人做出好成绩的正确路标。为道日损出自老子,则是另一种情况,是真正的东方智慧,它要求放弃后天的“经验之我”,没有了经验之我的主宰性,就是“无为”状态,无为就可以无不为。这种境界(姑且用“境界”两个字)与佛家的“见性”境界重合。一切不是“得到”而是“本有”,此生的经验基本是不起作用的。
为道日损有个节点,能够做到把“气”寂照在一个地方、不含一点人生经验,那就是为道日损的结果。人生创作的3种境界:一是学而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投名师,勤奋;二是相对较高的境界,养气而至,所谓“吾养吾浩然之气”;三是最高境界而罕有,就是损掉经验之我,得“无所得”。
三、为什么可以不重复和不画错
笔者在山中,无意间涉入美术之门,种类多,其中钢笔画一类,短时间内画了1.3万幅。说是钢笔画,也不准确,它是用普通的签字笔画的,《读书》杂志从年5月起,每期选用的插图被标为“漫画”,但笔者这种画并不是漫画。有人说是哲思画、灵境画、禅意画等,但也不准确。目前,笔者已经画了本,每一幅都是新的、原创的,不会重复任何人,也不会重复自己,并且整本一幅不会画错,一笔也不会画错。
笔者深知自己是普通人,这些作品并非来自于自己的经验(没有美术训练,也不爱好),但它们来自哪里?不重复和不画错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可能就是为道日损的结果,它们与笔者5年的周游世界和14年的山居有关系,在“损”到位的地方,应上下左右无别,内外正反无别,每一次的错,都是另一个正确。
四、生命的小单元和时间的大单元
生命是短暂的,不管你现在怎样体验它的漫长,几乎所有的“过来人”都会感叹时光易逝,逝者如斯夫;而时间又是与具体生命合为一体的,生命是小单元,岂可有时间的大单元?古人智慧中,中国文化先贤思维,一再告诉人们这种现象是可能的,普通人能否够得到中国先贤的光芒?实际上是可能的,中国文化古老智慧生机勃勃,历经千年不朽,正在启迪人们当下的生活。笔者用两年时间做出0余件雕塑,我辈微尘而已,既无功德,更无过人才能,何以如此?这就是中国古典哲学在当世普通人身上的实证。
刘以林作品《羊》,雕塑,十二生肖系列之一,青铜,创作时间:年。尺寸:×94×厘米,作者法国巡展时有此作品。
艺术家刘以林简介
一、身份头衔
刘以林、享有国际声誉的当代中国著名雕塑家、书画家、诗人作家。年,刘以林出生于安徽省凤阳县的一个小山村,在这里读中小学,度了一段艰苦而难忘的青少年时光,后来到省城合肥读大学,到首都北京读研究生,期间他当过农民、教师、官员、商人。
二、周游世界山居怀柔
从年到年,刘以林用了5年时间周游中国和世界多地。“把自己从现实的机器上拆卸下来”——这是刘以林的自我阐释,也是他人生状态的绝佳写照。在旅程结束,刘以林又做出一个旁人难以理解的决定:闭关。刘以林选择北京怀柔一处山区作为闭关地点,这里距离市区仅几十公里,却是一个被山水围绕、与快节奏生活隔绝的世外桃源。目前,刘以林已经在此山居了十余年。春日赏花、冬夜听雪,在纯净、广袤的自然环境中工作、生活,让刘以林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的感悟。
迄今为止刘以林结集出版的诗集有《自己的王》、《大匠之歌》等六部,周游中国记《开车走中国》、周游世界记《远行之美》、散文集《人生六悟》、小说集《一个人的极限》等,建筑作品有《好望山庄》、《巨石小屋》等。同时还编辑和出版了大量人文历史作品,如体悟中国佛教经典的著作《佛教一百句》。时下,刘以林先生正处于文学创作的旺盛时期。
三、雕塑、油画、钢笔画、水墨领域的取得巨大艺术成就
相比在文学诗歌上取得的成就,刘以林先生在雕塑、油画、钢笔画、水墨等领域的成就更具国际影响力与东方原创力。闭关山居过程中,迄今为止他创作了超过0件雕塑、1.2万幅钢笔画、1幅油画……如此庞大的作品数量,很多艺术家终其一生也难望其项背。他的作品,既抽象却又不完全是独立元素的堆叠;既有耳熟能详的动物形象,却又将其赋予了超凡脱俗的灵性。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三点:第一,是东方文化的原因。中国佛教禅宗(ZEN)认为,人的精神深处的智慧和能量是无限的,只要放下贪、嗔、痴三种东西,这种智慧和能量就会闪现出来,即便出现任何超人的能量,也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第二,时代的原因。中国现在的情况,有点像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艺复兴前有千年的中世纪,中国北宋时期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一半,从此一路下滑到历史低点,到现在也是千年了,中国该崛起了,在一个崛起的状态下,中国本土材料会显示无与伦比的价值,出现任何非凡的东西,也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第三,有微弱的个人原因,个人遵循道(DAO),即从事创作的态度上要与世无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样就会出现超越争论的境界;同时,方法上,回到婴儿状态,“专气致柔,能婴儿乎”,作品就会达到高远而纯净的境界。
四、刘以林法国(尼斯与巴黎)巡回艺术展轰动整个欧洲
年3月19日,刘以林法国巡回艺术展在法国南部城市尼斯的威利弗朗斯—苏梅城堡拉开帷幕,该地政府甚至为展览升起了中国国旗。3月26日,刘以林法国巡展第二站开幕式在尼斯凤凰公园举行。凤凰公园是尼斯最大的中心公园,是当地重要的艺术展览举办地。该公园展览部主任玛丽安娜·维奇尼表示:“凤凰公园举办过众多艺术家的作品展,但观众总是褒贬不一,而对中国艺术家刘以林的作品,观众几乎全是赞誉之辞,这在凤凰公园的展览史上从未有过。”
自年2月8日以来,刘以林雕塑、油画和钢笔画三项计件作品一直在法国南部巡展。此次在巴黎开幕的第五场馆展览主题是《十二生肖的传说》,展览时间自年1月25日至2月25日,展览地点在巴黎一区的canopéedeshalles,展览作品是刘以林的大型青铜雕塑“十二生肖”。由于今年是中国鸡年,特别增加一件红色大型雕塑《鸡》置放在卢浮宫广场,开幕式时移至一区市政厅进行剪彩活动。2月2日中午12时,揭幕仪式在canopéedeshalles开始,巴黎一区市长jflegaret先生、市文化委员会主席carlaarigoni女士、巴黎文化界著名人士gerardgalmelet先生和夫人、艺术家刘以林等参加了揭幕仪式。
巴黎文化委员会主席carlaarigoni女士说,刘以林先生的作品是开创性的,是革命性的,完全迥別于欧洲传统,提供了崭新的另一系统的经验,而且是超越争论的,业内和大众全都喜欢。她说:“艺术家刘以林是天才,我讲这个话,不是敷衍的外交辞令。而是发自肺腑的,是我的真实感受。我的参与此项工作的同事,看法也完全和我一样。”刘以林对此表示感谢:“我是搞文学的,偶然因素涉入美术,法国巡展是我作品首次问世,法国人‘只认作品,不认资历’,这个境界,让我深受感动。”
刘以林此次法国巡回艺术展包括雕塑、油画、钢笔画,共件作品,其作品以其“原创性、独一性和超越争论的、大众与专家都热切欢迎的艺术革新面貌”受到法国各方面的欢迎,巡展首站尼斯原定截至年8月底结束,应当地政府邀请延至11月底。如果不是因为再展出下去就要涉及关税等问题,展览可能还会持续下去。这次展览,不仅是刘以林的艺术作品在海外的初次亮相,更是他艺术成果的首度面世。
“神奇、震撼、全才、自由、快乐、向上”——这是法国观众对刘以林作品的评价。刘以林的作品,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它们出自一个艺术“门外汉”的手中——从对艺术一窍不通到举办个人作品展仅用了短短数年,他用自身的经历,颠覆了大众对艺术创作和艺术家的普遍认知。
五、雕塑、油画、钢笔画、水墨作品的艺术特色
刘以林的作品,很难用美术史上的任意一种定义予以界定。他的作品线条流畅、一气呵成,色彩丰富而不杂乱,饱满而不刺激,其所造成的视觉冲击并不是狰狞、冷酷的,而是令人愉悦、舒展的,可以说是当代艺术的一股清流。与大量当代艺术作品聚焦于呈现人性的焦虑、情绪的不安有所不同,刘以林的作品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5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