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一共有五种字体:楷书、隶书、篆书、行书、草书。篆书大家都不认识,所以写的人很少,基本都是书法学院里的人来搞。草书大家更不认识,所以根本也不适合初学。
作为一个初学者,作为一个爱好者,大家很多时候都会在楷书和隶书之间纠结,问我到底应该是选择楷书入门还是隶书入门呢?
其实各有各的好处。最好还是用楷书入门。
为什么很多人想要先学隶书呢?因为隶书非常近似于美术字,也就是说学起来见效快,稍微花点功夫花点时间就能有点样子了。
这个样子来源于隶书特有的汉字结构和美感,并不是初学者花了多少的功夫花在里面。相反,你要是初学楷书的话,可能写个两三年都不一定能把楷书写得好,但是学隶书的话往往两三个月就一定能够有所成效。
这也是外面写字班的书法老师为什么那么喜欢教小孩子写隶书的原因!我们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去理解这种现象,第一,老师是为了让孩子能够有很好的兴趣继续学下去,难的东西对于小孩子太慢,还不如给他们学一点简单的见效比较快的东西。从另外一个反面的角度去理解,老师和学生都有急功近利的心态,不愿意慢慢地从楷书开始雕琢。
那么笔者建议所有想要对书法有长远打算的人,选择楷书,不仅要选择楷书,而且还要选择小一点的楷书。
楷书有什么特点呢?写起来容易失误,容易犯错,容易看起来不像。
有一个零部件做得不是很到位,这个工具就是一个失败品,就不能够拿来使用。同样,一个笔画写不好,一个用笔的轻重,一个撇捺的方向,一个转折的掉头没有处理好,这一个字就非常难看和失败。
而在隶书中间就不存在这样问题。
这也是楷书天生的严谨性决定的,也就是说楷书比隶书要严谨的多。
当然这不代表严谨就会有美感,美感和难度是不成正比的。
你千万不要以为选择越难的东西,写出来就越好看。这样的想法是个谬误,因为个性的东西不好说。
很多时候初学者不懂,都是自己在误导自己,自己来猜测自己。
请教别人,千万不要光请教一个人,多请教几个。把大家想法和建议反复拿来对比,看看有哪些地方说得是一致的,哪些地方说得有区别,慢慢的自己就有感觉了。等到有感觉的时候兴趣也会来了,自学能力也就慢慢养成了。
我们在学校里面学的字都是楷书,硬笔字全部都是行书和楷书,主要还是以楷书为主。所以在结构方面,毛笔字的结构就是硬笔字的结构。只要我们的钢笔字写得很好,那么对毛笔字的学习也是有帮助的。我们所需要解决的无非就是毛笔这个工具它所带来的特定的性质,可以用来提按,可以用来表现粗细,可以表达线条质感。
楷书写得好不好,我认为主要是有两个标准来判定的。一个是笔画,另一个是结构。所谓笔画,是一个汉字最基础的组成部分,只有让每一个最小的单位都精到和细腻,整体才能够耐人寻味。小的部件都处理不好,没有耐心,那么你说你想写出一手好字来,那恐怕也是天方夜谭。
我们常用的笔画只有二三十种。但是这二三十种常见的笔画放到了字的结构里面的时候就变得千变万化了。包括一个笔画的轻重、长短、方向,都是毛笔字里面的审美要素,一点点做得不到位都能够影响最后的视觉效果,所以大家慎重,一定要耐心,耐心耐心再耐心。
想要写出真正的好字,一开始就一定要做细,做慢,做实。每一个字都吃透,千万不要囫囵吞枣,走马观花。
我经常对我的学生说一句话,你不要以为你在像蜗牛一样慢慢地爬,其实你正在飞速前进。比起将来那些要回头的人,要放弃的人来说,你们的确在飞速前进,在高速奔跑。
结构又是个什么东西呢?
端正,紧致,排列整齐,用笔统一。对于楷书来说,结构就像是正在上课的孩子们,每一个人都坐得端端正正,桌子排列得整整齐齐,就行了。
写书法是一件非常培养定力的事情。但是好老师确实不多,能够开口说话的是老师,不会说话的也能作为老师,自己也可以给自己做老师。
凡事多听多想多问多看,能够有钻研和刻苦的品质,哪怕就是走一些弯路,也是我们的财富。
喜欢书法的人们,撸起袖子加油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