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咯咯咯!”若你在这趟车上迎面撞见一只走地鸡,一点不奇怪。转头瞧瞧,才叫热闹。左边,几只大白鸭七嘴八舌吵个不停,身后,一排肥野鹅嘀嘀咕咕没完没了。定下神,邻座居然不是人——而是一只奶声奶气的小土狗。此时,耳际突然传来一句女声:“欢迎乘坐次列车,终点站四川广元。”早上7:30,一串汽笛划破晨雾,也唤醒了秦岭山民。瓜果蔬菜沾着晨雾,生鸡活鸭睡眼朦胧,车窗大开,凉风将窗帘吹成远航的帆。这是秦岭次火车,但乡亲们爱叫它另一个名字——慢火车。它有多慢?坐过高铁都知道,时速km,有时我们还嫌不够快。但秦岭,最高时速只有70km。从宝鸡出发,途径陕西、甘肃、四川三大省,横穿秦岭-大巴山脉,全程公里。大大小小38个站,站站必停。因为,它在等人。凌晨五点,列车长向宝林就得起床。天刚亮他已守在月台,等第一批乘客。大姐背着半人高的蔬菜,弯腰赶路,他轻呼:“莫急莫急。”大哥扛了百余斤的山货,卯劲上车,他帮手:“托好托好。”遇到老乡,向宝林忍不住飚几句四川话。60年前,他的父亲是宝成线的修路人。“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啊。”记忆里,父亲常念这句诗。那时候,山里根本没路,遇上下雨,山泥倾泻,九死一生。但山民为了生计,只能以身犯险,爬过几座大山,用满筐山货换一块八毛。后来,宝成线贯通,慢火车驶入四川,穿山过省。再后来,向宝林子承父业,成为了慢火车的列车长。一做就是20多年。沿着父辈修的铁轨,他纵览山河无恙,也看遍人间变幻。山民的生活越来越好,坐车的人却越来越少。这些年,公路交通蓬勃发展,人们出行追新逐快。谁还稀罕慢火车?如今,上座率已从90%骤减至20%,有时候,车厢里只剩向宝林,和山外的风。但秦岭依旧站站必停,风雪无休。因为,有人在等它。齐玉芳就是次慢火车的老乘客。芳姐住在秦岭山南,按她的话就是:“风水好,土质佳,四季有菜,种啥活啥。”7、8岁时,芳姐就一人扛60斤山货,和妈妈坐着慢火车,去县城里摆摊。花生、核桃、小黄姜,母鸡、水鸭、大白鹅......这些山里的宝贝,坐着慢火车,卖个好价钱。“背斤的菜,我可以赚块!”芳姐谈起“战绩”,那叫一个春风得意。火车慢,岁月忙。一转眼,芳姐今年已经50岁,妈妈也老了,但慢火车从未改变。最低1块,可以到县城,,坐遍三个省。多年以来,绝不涨价。可是,慢火车没变,列车长却变了——现在,向车长居然搞起了“带货”?!“这个黄姜炒菜香呐!”“这个核桃野生滴,好次!”为了让乡亲们赚更多,他甚至手把手推销。担心好东西没人知晓,他就让村民们写下来,贴到公告栏。“慢火车,就是乡亲们的免费货车。”他自豪:“不收一分钱!”很多乡亲还没到地儿,背上的山货就卖个清光,数着钱,心里那个美。老农民更是乐开了花,露出几颗大黄牙。风把笑声带进深山里,吹到很远很远。然而,在秦岭次列车上,有一个车厢最为奇怪。没有鸡同鸭讲,没有吆喝叫卖,安静得连风都屏息凝气。在窗户上,写着四个红字——通学座位。原来,次列车除了穿过秦巴三省,还途径19间山区学校。每天坐这趟车上下学的孩子,超过0人。山路崎岖,孩童幼小,为了照顾这些小娃娃,秦岭专门设置了一个车厢,由专人管理。这个人,在孩子们的眼中,有点神。只要你走进6号车厢,总能看到老卫被一大群小孩团团围住。老卫全名卫进忠,年调到慢火车通学车厢。当时老向跟他讲:“你就坐那画画,把娃娃们拢起来。”这招果然好使,平日活蹦乱跳的山伢子一上车就被老卫震住。桌上,只有一支钢笔,一张白纸,一双老手。眼前,却有锦绣河山,水墨天地,柳暗花明。用年轻人的话讲,老卫就是个“大触”。群山如森海,慢车即航船。小孩们簇拥在老卫身旁,看淡墨染作飞湍瀑流,等光影凝为砯崖转石,心神摇荡。到站时,老卫会给最乖的小孩送一幅钢笔山水画。告诉他,无论身处何方,也别忘了故乡的山。日月跳丸,老卫早就忘了自己送出了多少幅画。但他知道,孩子们坐着慢火车走出大山,会把家乡的云和风,带到世界另一端。在这部纪录片《秦岭》尾声,有这样一幕。山上,慢火车轰隆而过,山下,教室里书声琅琅。这是梁启超先生的名篇,《少年中国说》。票价低廉,跋山涉水,我们可以想象慢火车的运营和维修成本是多么高昂。幸好,铁路部门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补贴,保证小慢车长期开行,永在路上。它们穿山越岭,天全年无休,哪怕大雪封山,小慢车也绝不停运。慢火车知道,它载着山里人奔腾的烟火和不屈的梦想。就像向宝林列车长说得那样:“小慢车虽然很慢,但它陪伴着孩子们成长,载着沿线的乡亲们买卖山货......”“日子越过越好。”在我国,像秦岭次列车一样的小慢车一共有81对。它们步履缓慢却情深义重,它们风尘仆仆却从不言弃。它们,就像山里的人们。城市飞速发展,时代讯息万变,但依然有这些慢火车,等候远行的人。重山峻岭,车轮滚滚,听起来就像大山里一段段烟火故事——“慢慢来,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别害怕,再远的路,总会到达!”光影入怀,山风和畅,乡亲们数着钱回家,孩子们抱着书大笑。重山可以隔别生活,但隔绝不了人间。悬崖可以阻挡脚步,但抵挡不了目光。黎明时,秦岭深处又回响起那个声音——“次列车正在检票,下一站......”我始终相信,穿过这座山,他们就会听到你的故事。图片丨纪录片《秦岭》责任编辑丨蜜糖编辑丨快乐小神仙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6148.html